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公共健康和人口健康的视角研究休闲对健康的潜在贡献日益受到重视。北美的休闲制约研究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但关于休闲制约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仍然空白。初步尝试休闲制约与健康研究并探究休闲制约如何影响个体健康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与自我制约(如学习压力、配偶的休闲偏好不同、照顾孩子等)影响个体的身体状况(包括医疗、身体病痛等);而心理制约(如缺少活力和主动性等)则影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如生活质量、对外表的接受度等)和身体健康。这为研究东亚大城市(首尔、东京、北京、上海和杭州等)的休闲制约对健康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未来中国休闲研究的关键问题,28位从事休闲研究的中国学者参加了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联合承办的2013年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及期间的研究项目,这些学者还成为该项目的受访者。运用序列解释混合法对28位专家进行意见征询和反馈,最终,中国学者确定了如下9个休闲议题:时间利用、休闲与幸福(生活满意度)、公共政策和规划、家庭休闲、需要和动机、技术变革、休闲空间和资源、休闲教育、休闲与传统文化。这些领域反映了中国文化与社会焦点的影响力,对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社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对如何改善休闲服务供给问题具有重要启示,同时也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六城市中,基于研究对象的自主重要性,可以把休闲制约因素分成相对清晰的八种类型.而且,较之于社会心理学抽象地把休闲制约因素分为诸如"个体内部的"或 "结构的"等制约因素,以民族志学的方法所提供的休闲制约因素对各级政府官员和休闲服务行业更有价值.今后更多的研究应该需要清楚地把休闲制约因素重新分类,即基于研究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民族志学法)而不是被研究者强加(社会心理学法)去分类休闲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