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从静态考察,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确定的,真理不包含谬误。每一历史阶段的有限制的认识运动总是趋向于平衡,形成科学理论的个体形态。当一种科学理论形成和确立时,它保持着自己的质的规定性及其功能的有效性,就是说,它能圆满地阐明一定领域中的同类现象及其相互联系,能指导实践获得预期的成果,能预见对象发展的各种可能趋势,从而使科学理论的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它才被人们誉为真理。处于当时历史条件下来看这种个体形态的科学理论,应该说,这时,也只有在这时,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它们各自有着质的不同规定性,互相排斥。这种绝对对立的局面,在科学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导致了社会和文化的重大历史性转型。它极大地解放了人的思想,开拓了人的眼界,标志着我们向人类文明的较高阶段的迈进。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对人文精神的冷漠、否定以至消解。近年来,思想文化界在人文精神的讨论中,相继提出了一些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问题,如文化多元化与人文精神的倡导问题;文化专制主义与意识形态问题;爱惜生命与坚持气节的问题等。实际上,这些问题早已“走出”学术范围而成为  相似文献   
3.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每当听到一些青年感叹:“昨天那样说,今天这样说,真理到底在哪里?!”“昨天否定前天,今天否定昨天,那么,明天呢?!”翻开科学史,早在本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中,大物理学家洛伦兹也有过这类感叹:“在今天,人们提出了同昨天所说的话完全相反的主张,在这样的时期,真理已经没有标准,也不知道科学是什么了。我很悔恨我没有在这些矛盾出现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