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摆正语言教学与言语教学的关系,加强教学的实践性 语言教学指语音、词汇、语法的知识传授,言语教学则指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操练。这一点早巳在外语教学界取得共识。新的语言学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都特别突出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功能的一面。从语言的工具性出发,那么言语教学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语言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和贯彻这一教学内容的辅助手段。这一点在外语教学理论界也已形成共识。当前流行世界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可作为其佐证,这就是说,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确切地说,语言主要不是一套简单的知识体系,通过讲授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而是技能。习惯体系,须“习”而“得”之。美国著  相似文献   
2.
师范专科学校是培养初中教师的基地,师专图书馆则是这基地中的一大重要课堂,也是教学和科研的必不可少的服务中心与知识“喷泉”。多年来,图书馆在为教学和科研作好服务工作的同时,为学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面对当前深化改革的热潮,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如何更好地去发挥其应有的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使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更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笔者认为,这方面需要探讨的问题很多,而师专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则首当其冲。我们应把参考咨询工作重心放在文献的  相似文献   
3.
高校本科生除必须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外,还必须具备初步的听和说的能力,能听英语广播,能看英语录像、电影,能同国外专家、学者进行交往、传播文化知识达到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听说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究竟占有多大比例?起多大作用?本文拟从现实情况出发,对此加以探讨。 一、加强听说训练的必要性 (一)基础阶段着重进行听说训练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Jones认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听说能力,才能学好语言。他认为,听说训练即听力记忆的养成。听力记忆是可以通过训练,而且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养成的。就浯言的本质来看也应该说“语言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即口语是语言的本质。各种现代外语教学法无不重视口语训练,尤其在基础阶段更是如此。从外语教学的整个发展史上看,那种摈弃听说,只管读写的“聋哑”教学法在理论早已被淘汰了。当然我们也不赞  相似文献   
4.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分析,强调了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英汉文化差异做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我校是一所新办的师范专科学校。校图书馆又是刚刚建成的一座新馆。全馆2100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二十五名。共设流通、期刊和采编三大组,师生读者一千五百余人。全校共有文、理等九个教学科。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对此,我们结合新馆的搬迁和使用,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开展了相应的服务项目。在全校师生的支持下,一年来,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一项新的任务、一个新的课题尖锐地摆在我馆面前,即如何在保证为教学服务的同时,满足广大师生对社科情报工作优质服务的需要。这是图书馆工作中的一项高层次服务。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图书馆界对古今图书的分类,大多采用了古今图书分开分类的方法,即古籍图书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又称《四库分类法》),现代图书采用《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实践表明,古今图书分汗分类,分开管理给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给读者检索文献也造成了许多不便。为此,笔者从多年从事参考咨询和古籍图书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思考、摸索用《中图法》类分古籍图书,使古今图书能采用统一的分类体系。这样读者检索文献不仅类号统一,主题一致,同时,也不容易漏检,给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带来许…  相似文献   
7.
根据《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这四种能力既是对语言能力的概括,又是对交际能力的综合。《大纲》把培养阅读能力放在首位是符合英语教学实际的,也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培养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忽视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现象很普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师们都感到虽然用去的时间很多,花费的精力很大,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经过研究,存在的问题可归纳为“五重五轻”,即重部分轻整体,重形式轻内容,重接受轻参与,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解轻感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