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宰相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籍上说“天下之宰,通于四海”,又说:“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说明宰相的影响遍于天下,宰相之重系国家安危。古代把宰相喻为围君的腿和臂,又比作制造陶器的转轮的中轴,即所谓“与元首而同体乃谓之股肱,秉邦国之会要乃譬之钧轴。”儒家把贤相与圣君并提,作为实现其理想的太平盛世的首要条件。宰相制度的历史久远。传说“黄帝置六相,尧有十六相”。真正设官为相,从战国的秦开始。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从秦至西汉,以丞相、相围或三公掌宰  相似文献   
2.
<正> 宰相之职,在我国封建社会官制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宰相制度是职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宰相制度,对于研究封建社会的国家机器、上层建筑、阶级斗争和政治制度,是有必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正> 宰相,是我国古代最为显赫的官衔,是君主领导下的政府最高执政官。史籍上说:“天下之宰,通于四海”,又说:“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宰相“与元首而同体乃谓之股肱,秉邦国之会要乃譬之钧轴”。儒家一向把圣君与贤相并提,作为实现其理想的太平盛世的首要条件。这都说明了宰相的重要性。宰相一职,在我国古代的官制结构中,居于首要地位。宰相制度是职官制度、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