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德里达的"解构"和"播撒"质疑一切以终极价值和超验神学、中心话语权力或主体中心权力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在现代主义批判法权宗教和后现代主义质疑一切先验体系的双重境遇下,本文从宗教的社会性、人文性、超越性和社会的"宗教性"四个方面重新理解宗教入手,探讨现代西方宗教社会学如何重立宗教价值、重试基督教内在超越;其中"宗教性"的提出,显示西方现代宗教社会学积极重构个人与社会秩序之平等关系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2.
救亡图存的历史需求,注定"启蒙"在西方可以是历时数百年的思想演进现象,而在晚清乃至民国,变成一场由弃绝传统仕途的知识分子根据自身对欧美模糊的经验和理解发起的"运动"。将政治小说、言情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等通俗文学译介纳入开启民智的维新命题,实际上是在感性领域配合改造国民性这一时代基调。然而,晚清文学译介并无哲学义理层面的思辨和反思,更是过于以改造社会为先声,必然导致晚清文学思想资源引入,难以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学中的精神旅行,往往起因于作家无法通过旧有的、根深蒂固的地方传统来理解现实,而在旅途中对比观照,幻想未来美好生活和正义社会本质,对自身的文化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美国文学史上,从早期民族文学身份的确立,到现当代作家价值观的成型,常以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旅行主题为载体。正是以欧洲旅行和西部旅行为参照,旅行主题在美国文学演变中逐渐形成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