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篇
  200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我们“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要求我们“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深入研究这个规律,广泛宣传这个规律,正确认识这个规律,对于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地运用这个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决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实践证明了这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并揭示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决策。然而,由于社会意识的历史传承性与现实敏感性,反映在“似是而非”的社会形态上的观念,出现了交叉,甚至混淆界限,以至于潜替概念,造成思想混乱,其根源则是没有把握辩证否定的这个对外开放的哲学观。本文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3.
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商品经济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一致的,但与人们的思想建设是不一致的,提出要防止商品经济的原则侵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个问题需要认识清楚。否则,既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不利于大规模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不利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本文想说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是统一的,又是怎样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改革与试点     
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正在进行的这场伟大的改革,是以实现十二大规划的宏伟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直接目的,气魄宏伟,史无前例。如何实现这场改革,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在党和人民进行改革的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有许多人学习孙子兵法,指导经济工作,卓有成效.今天,我们学习《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明显的现实意义.十年内战时期,是中国革命史上斗争最激烈、环境最艰苦、情况最复杂、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与认同,老年人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六个“老有”言简意赅,是对和谐老年的科学概括。这六个“老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六“老有”全面实现之日,就是我国和谐养老之路形成之时。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坚持党的路线、改进工作方法》的讲话中,重申了党的思想路线、强调要“注意工作方法,克服官僚主义”。邓小平同志指出:“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根据这一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再一次批评了“两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