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析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的诘难与改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般认为 ,后现代主义 (Postmodernism)思潮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前期在西方出现 ,并在六七十年代盛极一时。进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呈急剧衰落之势。作为一种理论形态与心理形态相统一的重要的社会思潮 ,学界对其评价始终是毁誉参半、莫衷一是。但从客观上讲 ,后现代主义思潮却对当代教育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 ,特别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更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宏观教育思潮。然而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教育界才开始自觉地反醒和检视后现代主义对当代教育的震荡。因此 ,深刻地剖析后现代…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名誉博士学位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名誉博士学位制度的基本模式、基本争论以及争论背后所隐含的基本问题。研究认为,从国外与中国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实践来看,名誉博士学位不仅是个人荣誉的体现,也集中反映了社会对这一特殊学位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3.
高考政策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对高考30年进行总体评价与反思是当前高考进一步改革的基础.本文以高考政策为切入点,分析了高考政策演变的基本历程,认为30年的高考政策始终坚持了对弱势群体特殊照顾、权力从集中到分散、标准从严到宽与从宽到严的基本特征,并从权力分配、政策改革、加强政策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引导高考改革可供思考与进一步研究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4.
科举学的学科性质是最近几年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学科与专学或研究领域之间的差异,只代表知识发展中的不同的发展方向,而没有研究层次上的高低之别.作为专学的科举学研究必须摆脱偏狭的学科研究范式,走向开放的跨学科、多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5.
科举法与科举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举法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出发,认为科举法设计了一套考官之间、考生与考官之间相互监督的制度,具有重视程序建设、相关规定严密而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重视礼在科举制度中的价值,道统与法统相统一、公平性等特点。科举法与科举制度关系十分复杂,它是科举制度的护航者,但在一定情形下也与科举制度的目标相冲突。  相似文献   
6.
科举学研究性质之争是近几年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科举学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科举学演进与发展的历程,社会对科举学研究的需求,科举学研究与社会职业的对应关系等,决定了科举学是一门专学而非学科。学科与专学或研究领域之间的差异,只代表知识发展中的不同方向,并没有研究层次上的高低之别。作为专学的科举学必须摆脱偏狭的学科研究范式,向各个学科开放,确立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范式与思维方式,将各类研究统合到一个新的研究体系中,使科举学研究出现突破和飞跃。  相似文献   
7.
从法律的视角出发研究科举学,不仅可以更加充分地体现科举学的广博性特点,为科举研究提供新的视野、新的内容与新的研究思路,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科举制度的基本精神,实现对科举制度的客观与全面的评价.科举法所体现出的法律条文的完善与可操作性、重刑主义与分类治理的思想以及在法意与人情之间的矛盾,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法律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脉络,也凸显了科举法制的基本价值.而科举法制与科举制度之间相互协调却又相互矛盾的双重关系,也引发我们深刻地反思法制建设与考试制度、考试治理的地位与关系.  相似文献   
8.
卢作孚(1893—1952),重庆合川人,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早年曾做过教师、记者,自1926年筹办“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历经多年惨淡经营建成旧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轮船公司,在我国民族资本企业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为抗战的胜利和建国以后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做出过巨大贡献。他与张之洞等一起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不能忘记的人。然而,正如卢作孚自己所评价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