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八四○年六月,英国政府以保护可耻的鸦片走私为直接原因,挑起了早有蓄谋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遭到失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了一段被侵略、被欺侮的辛酸历史.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竟然惨败于一个远涉重洋、孤军深入、兵源和给养的补充都很困难的英国侵略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此,过去有不少著作曾进行过论述.但是,对鸦片战争失败与清朝吏治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却很少论及.笔者试图对此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的专家和同志.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帷幕,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由此发端,中华民族也开始觉醒。 当资本主义潮流席卷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武装侵略时,反抗侵略,维护独立,就成为中国各阶级、各民族面临的共同任务。这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成了近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林则徐被派到广州禁烟,力图以果断而严厉的措施断绝外洋鸦片来源,开始把反对英国的鸦片侵略放到主要位置。他到广州不久,为了能制订出有效的禁烟政策,开展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的民盟,是国共两党以外最大的党派,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民主、统一、团结、抗战而奔走呼号,以建立一个“十足的民主国家”为追求目标。为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争取中间派,中共对民盟的组建和各类活动,给予了积极的支持、鼓励,并将中共的政策、措施及国际局势,随时与民盟沟通,使这个一贯以不偏不倚、恒守中间立场的民主党派,引中共为同调,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朋友。  相似文献   
4.
辛亥武昌起义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四川总督赵尔丰,慑于革命形势,在成都绅商斡旋之下,将政权交与四川谘议局议长蒲殿俊。1911年11月27日,成都宣告独立,成立了以蒲殿俊、原新军第17镇统制朱庆澜分任正副都督的大汉四川军政府。可是,这个  相似文献   
5.
武昌首义后,各地民众同情、拥护、支持革命,不少官吏对朝廷亦反戈相向,清廷众叛亲离,民心丧尽,瓦解之势成,革命于是迅速取得推翻清朝统治的胜利;而各地"独立"之主持者、参加者、拥护者,目标多集中于反满复汉,对此次革命所奉之主义未必真理解,对民主、自由、平等、共和等鲜有正确认识,这就使革命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目的。总之,民众的政治倾向、觉悟水平与辛亥革命的成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伊里布是江宁议和中清政府的主要代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他又以钦差大臣,广州将军的身份去广州继续办理“夷务”。对于广州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他极力加以压制。后因病,“而于夷务不能克终其事”,死于广州将军任上。他是鸦片战争中著名的投降派人物。在鸦片战争中伊里布曾“两起一落”,两次被起用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