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某君示儿     
某君为官一生,居位不高而能左右逢源,处棘手之事而游刃有余,日理万机,公私兼顾,同僚虽妒而难争,下有不满而不敢怒,庙虽穷了几座,但自己富得流油,平平安安。其弥留之际,诚挚示儿……  相似文献   
2.
可以肯定地说,所有被领导者都希望领导赏识自己,但要得到领导的赏识是很不容易的.任何精明睿智的领导都不可能把赏识平分给他的每一位下属.因此,工作得不到领导的赏识,也不必消沉苦恼,怨天尤人,更不应该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封闭被领导赏识的理想大门.那么,如何正确对待领导的赏识呢?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新事物的不断发展。小学课堂的组织形式在不断的改变和进步,走班制的课堂组织形式被逐渐得到重视与更多的实践。走班制教育的根本是就是创造人,其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开启了人的心灵。走班制教学是传统教学新的表达形式,也是小学教育迈向新时代的必然产物。走班制教学是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多种教育的有机结合,富有鲜明的教育特色。本项研究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小学走班制课堂教学的现状,系统阐述走班制教学在小学开展的重要性。对丰富学校教学方式提供实践依据,并对现学校走班制教学开展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幕僚是活跃于清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特殊阶层.道咸以降,清王朝在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者的交相打击下,封建专制统治的壁垒被打破,中央集权日趋削弱.与此同时,以幕府和幕僚的空前发展为标志,地方督抚的权力日渐膨胀,幕僚开始介入地方政治事务的各个方面,在晚清内轻外重政治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士林学风往往是社会变迁的睛雨表。清王朝在经历了所谓的“康乾盛世”后,盛极而衰。在川楚白莲教等农民起义和踏海东来的外国入侵者的打击下,偌大的封建帝国终于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一步步走向穷途末路。在知识界,反映这一时期急剧的社会变动的,最重要的是士大夫视角的两次大转换:一次是农民战争的刺激引起的由古向今、由务虚向务实的转换;一次是外国侵略战争的刺激引起的由内向外,由中国向世界的转换。探讨这两次视角转换及其影响。将使我们能更全面地把握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略论幕僚与中国早期近代化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近代化,简言之,就是以社会分工协作的机器生产取代自然原始、一家一户的手工生产的工业化过程。中国早期近代化运动真正起步是在镇压农民革命过程中崛起的湘、推军大营中,其领导、发起者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同时各项洋务运动的开展,与其幕后一批得风气之光的幕僚的积极鼓动策划、参与组织也是分不开的。幕僚对中国早期近代化运动的影响与作用向来为史学界所忽略。本文拟就此问题试作探讨,以求教于万家。1860年5月,太平军再次打破江南大营,东征苏常,一跌势如破竹,6月占领苏州,旋即略定苏南…  相似文献   
7.
学会"三舍"     
每一位胸怀远大理想的领导干部,在与时俱进、不断拼搏、不停进取的过程中,都应学会"三舍".  相似文献   
8.
一八五六年至一八六○年间,以英法为元凶,俄美为帮凶的资本主义列强再次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次战争中,造成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咸丰帝所执行的时战时和、战抚不定的动摇政策却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弄臣捧杀     
小时候看图画书,老是把事君的群臣分成忠臣、奸臣。前几年看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和珅把自己说成是一门心思取悦皇帝的弄臣,才知道群臣中还有这么一类,仔细玩味,确实如此。乾隆继位后,诏示天下:“人臣事君,一存揣摩迎合之见,便是私心。”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