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贡桂勇  陈曦 《学术论坛》2006,(5):194-196
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虚词是表示语法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加之经传注释过程中“实字易解,虚词难释”,所以在我国传统语法学中虚词研究历史悠久,独树一帜。《春秋公羊传》为了阐明《春秋》经的“微言大义”,对经文的虚词作了独具特色的分析,主要表现为:既按照训诂学的要求解释虚词词义,又阐明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尤其注重分析虚词的语义和语用平面的意义。可以看出,早在《春秋公羊传》时期,在训诂学萌芽的同时,我国的学者就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虚词观念。  相似文献   
2.
《春秋公羊传》在阐明《春秋》的"微言大义"的过程中,客观上对其中同义手段的选择这一修辞现象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且这种分析别具特色,主要表现为:修辞分析带有鲜明的训诂特色;结合当时的社会伦理制度来分析修辞现象;对同义手段之间的细微差别辨析得精确而又细腻,客观上为言语活动提供了修辞理论的指导;从多个角度对修辞现象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公羊传》正文的考察,发现古人对语序与语义条件、句法结构、语用效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相当的认识,只是没能从语法学的高度作出概括。据此认为中国的语法学于先秦时期已萌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