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
<正> 五代十国的诗坛并不落寞,特别是南方的一些小国,各自结集了一群诗人,形成多个创作中心。蜀中诗人有张蠙、卢延让、蒋贻恭、释贯休和花蕊夫人徐氏等。南唐有李建勋、沈彬、王贞白、李中、张泌、孟宾于诸人,闽有黄滔、韩握、翁承赞、颜仁郁等,楚地除释虚中而外,以徐仲雅、刘昭  相似文献   
2.
五代词说──五代词的兴盛和发展贺中复在五代时期,词较之诗、文和小说等其他文学样式,堪称“独胜”(王国维《人间词话》);与唐词相比,五代词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短短的半个多世纪,词人词作有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尽管由于兵火焚劫、随作随弃等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3.
论五代十国的宗白诗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认为,五代十国时期存在着规模可观的宗白诗风,其势力和影响都远远超过了学温李、效贾姚者,从而代表了此期诗歌的基本创作倾向。五代十国的宗白诗风以后唐灭亡、南唐开国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五代十国诗歌前期承唐、后期启宋的过渡性质。由此展开的关于五代十国诗歌流变的考察,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宋初诗歌的个性特征并深入认识宋初诗坛的诸多现象  相似文献   
4.
处于唐宋两大诗歌高峰之间的五代十国诗,在诗史上占据着特殊地位。五代学温的新变,体现着五代诗歌出唐入宋的倾向:于古、近两诗体更倾重近体;清两种风格更倾重清丽、清拔,不力求幽隐而追求通浅,也更加注重抒写对现实的主观感受。而追踪贾姚的一派诗发生了避岛诗之短、扬岛诗之长,由重学贾岛转为重学姚合,诗风趋于平润,又由重学姚而进一步趋近宗白的新变.  相似文献   
5.
五代十国诗坛概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代十国诗坛概说贺中复五代十国文学最有成就的虽是词,而当时最受重视的却是诗。五代十国诗坛总体状况前不及唐、后不如宋虽是无容置疑的定论,如若以词掩诗,以为当时的诗界冷落沉寂,了无生机,全无可称,却又远非事实。此期诗坛是以过渡时期多中心状态,存在于风貌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