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两大法系属人法分歧及我国属人法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陆法系的国际私法学说史是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交织发展史,英美法系国家的国际私法学说则从一开始便带有极强的属地主义色彩.公元14、15世纪开始的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的斗争,一直持续到现在.住所原则虽然存在一定弊端,但较国籍原则还是显示出很多优越性.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自然人属人法,确定合适的属人法连结点,解决区际属人法中的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  相似文献   
2.
实现我国与世界各国间法院判决的自由流通是打破阻碍内外循环的制度性壁垒,也是实现我国双循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法律保障。基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应对外部冲击的需要,我国及时提出双循环发展战略,通过“以内促外”与“内外并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五味晃”案确立了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中严格的“事实互惠”标准,这种狭隘的互惠标准缺乏制度上的保证措施,导致互惠原则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背离促进法院判决相互承认和执行的目的,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和司法资源的浪费。在双循环战略下,我国应着眼于与世界各国未来的司法和经贸合作,秉持开放包容的司法理念,回归外国判决承认和执行的私权本质,给予私人利益必要的考量和保护,推动判决的全球性流动,为当事人的国际民商事活动营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为互惠原则在世界各国的完善适用提供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