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①这揭示出了当今和未来世纪发展的基本特点。我国目前虽然还处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形态并存的阶段,但后者的比例在迅速提高、在不远的对世纪,知识经济模式将成为经济形态的主体。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创造性应用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经济。其最大特征是“千变万化”和产业综合化。这就对未来人才──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预测和研究未来人才素质的探讨和培养。美国教育权威人士E·L·…  相似文献   
2.
接受者在阅读中,通过兴趣选择与自己有认同感的作品,再纳入“期待视野”,与之交流对话并对该文进行丰富多样的尖锐化和整平化的处理,实现重新塑造。他向世界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主动性和接受权力的主体,他时时运用这种权力对世界进行选择与创造  相似文献   
3.
漫游中国古典诗歌绚丽多彩的艺术长廊,即会发现古代诗人笔下的夕阳光景多而且美,诗歌艺术天地贯串着暮愁主题。当诗人将夕阳斜晖的点染与悲凉的历史感慨和人生喟叹融为一体时,诗人内心深沉悲凉的思绪便在感应客观境象时成为可以感觉的哀美世界了。暮愁是人类永恒的共感,它具有沟通心灵的价值。作为一种亲情的美、孤寂的美,它是人类心灵丰富、美好而深刻的体现,暮愁主题的表现是纷繁多姿的,长时间里人们颇多欣赏和复制,而很少去作系统的研探。本文试图从人与自然、文学与社会及暮愁的美感三方面去把握暮愁主题,力图勾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