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则天登基前后,礼仪与文学的相关性表现突出:一方面,武氏以礼仪改制作为其政治革命的先声;另一方面,由礼仪改制和政治革命所带来的文人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巨大改变,也如实地反映在不少文学作品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时之文体和文风。  相似文献   
2.
赵小华 《唐都学刊》2005,21(6):41-45
郊庙歌辞,系古代帝王祭祀天地、宗庙、明堂、社稷等大典时所用的歌辞,是一种集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以祭祀活动作为创作出发点的郊庙歌辞,在内容上重在描述和表现人与天地、鬼神之交往、沟通,其敬天、亲人的内在精神与祭祀本身的内涵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武则天执政前后实施了多项政治措施,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家队伍和文学创作;而因政治革命导致的文人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巨大改变也如实地反映在不少文学作品中。这在洛阳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赵小华  何晓园 《学术研究》2007,2(8):145-149
唐诗善写情、景,以丰神情韵见长,但也不乏议论。唐诗中的议论往往与写景、叙事、言志和抒情等表现手法交织在一起,达到了情与理、思与致的天然融合,构成了唐诗在运用议论手法上的最主要特征。唐诗中议论的大量、恰当使用,体现出唐人高度的主体意识,这尤其集中表现在唐代诗人吟唱人生理想、反思现实状况、体味深刻哲理的诗歌中。唐诗中的议论既是对前代诗歌议论传统的继承,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当世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的发展只是民主政治的有利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过度强调科学技术的决定性作用只会导致唯科学主义和人类理性的自负,其结果必将摧毁民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把民主推向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初盛唐女性参与政治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初盛唐主要女性参政事件。研究认为长孙皇后以身份之尊影响朝政,对太宗朝谏诤风气的形成功莫大焉;武则天倡扬科举取士制度,影响了社会阶层之升降、变更和流通;上官婉儿身处唐代文学发展演进的关键点,通过品评来称量天下,引领宫廷诗歌词气充盈、刚健开阔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7.
批判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对品格。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又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我们只有在理论上明确批判和创新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坚持批判和创新,才是真正坚持和弘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一方面,理论的发展是在批判和捍卫中完成的。列宁这样概括那段历史:“马克思主义在它存在的头半个世纪中(从19世纪40年代起)一直都在同那些与它根本敌对的理论进行斗争。在四十年代前半期,马克思和恩格斯清算了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的激进青年黑格尔派。四十年代末,在经济理论方…  相似文献   
8.
宫内节育器是中国已婚育龄妇女使用最多的避孕方法之一。根据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87年常规统计报告,全国共有62908492名已婚育龄妇女采用宫内避孕,现用率为40.7%;城、镇、乡已婚育龄妇女(以下简称妇女)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数分别占全国使用总数的27.4%、19.6%和53%。可见宫内节育器在节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座谈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华 《江淮论坛》2005,(2):174-176
由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领军人物傅璇琮、罗联添先生主编,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海峡两岸唐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友冰研究员任项目执行人和副主编的《唐代文学论著集成》,经过两岸三地近二十位学者五年多的努力,已于2004年11月由三秦出版社在大陆出版,并即将在台北中央研究院出海外版。这套丛书共八卷十册,四百多万字,第一次对两岸三地五十年来唐代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集成,这对两岸三地学者了解对方的研究成果、思维方式、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对某一课题的探讨程度,对两岸的文化沟通和交流,对推动唐代文学乃至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都…  相似文献   
10.
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是一种新型肝炎相关病毒,在1997年底日本学者Nionhizawa T等[1]利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首先从1例输血后的非甲~庚型肝炎患者(ALT异常)血清中发现,已在各型肝病患者[2,3] ,接受输血、血液制品治疗的患者及献血员[4] 等人群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