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支、脂、之三个韵部在上古早期相互独立,但从上古后期开始出现合并趋势,且不同地域合并路径各有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方言地理类型差异。支、脂部关系密切的“北方型”和之、脂部关系密切的“南方型”在上古后期已经形成。“北方型”中“秦晋型”“齐鲁型”两个阶段式亚型的支、脂相通有声母条件的差异,其中“齐鲁型”是“秦晋型”继续发展的结果。南、北方言交互影响地带则呈现出南、北地理类型的叠置现象。  相似文献   
2.
《淮南子》中的部分校释问题存有争议或向无善解,而立足于西汉前期的汉语实际,常会有新的突破。部分校勘问题只有通过西汉前期的隶变字形才可以圆满地解释其形讹路径。在古籍校释中应进一步贯彻汉语史眼光,从西汉词义、字词关系的实际出发,才能更加理性地评价前人争议之是非,并得出更具说服力的新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