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认知语境的提出,是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对隐喻研究的一种全新尝试。认知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语言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类知识结构和文化语境。引入图式理论,了解隐喻认知的物质基础和隐喻认知的钥匙,有助于正确把握语境对隐喻认知的制约作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确理解隐喻引起的词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隐喻对词汇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包括:一词多义、词性转换、复合造词和成语,然后提出了提高隐喻认知能力的有效对策:扩大基本词汇量、掌握隐喻产生的基础以及重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大文化社会背景下进行文化定型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也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因为客观、准确的文化定型可以简化文化认知的过程,有助于本我文化和他我文化的融合。然而过分主观的文化定型则往往阻断了文化交际,所以进行必要的文化认知再植,坚持文化多元观和去民族中心主义,可以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促进本我文化和他我文化的互动交际。  相似文献   
4.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能够被人们所接受,是因为构成隐喻的源域与靶域间存在着相似性与创造性。所谓相似性,是指人类在认知领域对它们产生了相似的联想;所谓创造性,是指人们不断地扩展它们之间相似性的意义,创造出两域间更多的映合。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在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检验,而其创造性则在文学作品、科学技术乃至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认知能力与口译能力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口译行为看作一种过程而非仅仅是一个结果,是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的突破,它强调了认知在口译行为中的重要作用,是口译理论研究的巨大变革。分析口译过程中认知能力与口译能力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口译能力的培养方法,有助于提高口译研究与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认知范畴的边界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对范畴边界的不同认识体现了认知范畴观与经典范畴观的对立。经典范畴观认为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而认知范畴观却认为这个边界是模糊的,同时又是多样的、重叠的,可以通过语用的手段加以改变。  相似文献   
7.
口译人才的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折射出口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培养目标定位低、师资力量缺乏、培养手段陈旧、评估方法单一、实践能力低下等。适时引入国际前沿、西方流行的认知理论,可以科学、准确地解释口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确立口译与认知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认知规律。同时以认知理论为基础,在口译人才培养中建立多层次的培养体系,确立以培养口译技能为核心,培养不同层次的口译人才,淡化口译知识的传授,丰富其语言能力、口译技能和百科知识,可以全面提高口译人才培养质量,缓解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