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几年,随着地税部门各项改革的深入和对依法治税的高度重视,“治税”的“依法”程度有了提高和改善,但是由于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地税部门基层工作中,“有法难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本文拟就依法治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推进依法治税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2.
两个纠缠不清的命题:反腐小说和官场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腐小说和官场小说的创作和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文学现象。但是,批评界对两者关系的认识歧异,导致批评的混乱。认识歧异源于两者命题的纠缠不清。这种纠缠不清本身即具有认识价值,是现实、作家和批评家的共谋造成的,让我们不仅仅拘囿于评论界而是去思考来自现实、批评家、作家等各方面的原因,进而认识到评论、现实和创作等各方面的情形。努力摆脱这种纠缠不清的状况,目的远远不是满足于给这两个命题下一个内涵丰富外延清晰的定义。  相似文献   
3.
现当代文学对于抗战的描述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存在,革命是理解抗战文学的一个关键词。当我们通过这个关键词来考察七十年的抗战文学创作时,许多问题都能得到合理和充分的解释,许多现象和作品都能得到更为深入的认识:比如抗战文学在七十余年里的消长的轨迹和原因,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区域的作品里抗战力量、人物形象、创作主题的变迁或迥异。  相似文献   
4.
在以往对《伤逝》的研究中,文本里有些东西被遮蔽或偏离了。重读不是要否定以往的评价,宣布其为误读,只是试图绕开传统的和貌似艰深的理论和方法,再次走进文本,走近涓生、子君以及他们的爱情,获得更为中肯的、真正基于文本的认识和评价。涓生走不出他的偏执与卑怯,子君追求的是真实的生活,“伤逝”是两者相遇面临的宿命,任何道德审判抑或对逝者的偏爱都难以对这段爱情作出中肯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战时的抗战小说努力把抗日战争叙述为一场跨越民族界限的阶级革命,是作家和批评家的一种普泛性的共同努力,《八月的乡村》和茅盾对《万宝山》的批评就是显例。但是在民族救亡的峻急需求和民族矛盾上升的时代背景下,阶级意识难于实现对民族意识的跨越,这种努力不能不面临着叙事的难题和来自现实的尴尬。《新儿女英雄传》、《去国》、《吕梁英雄传》等采取让阶级斗争穿上抗战的外衣、由叙述国内的阶级矛盾转向叙述战时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等方式试图克服这种难题,仍然无法最终完成其叙事努力。马克思和毛泽东等的革命理论是这种叙事努力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6.
反腐败文学面临着一个亟待克服的难题:反腐小说和官场小说的纠结。批评界对两者关系的认识歧异,导致批评的混乱。这种纠结不清是现实、作家和批评家的共谋造成的。这让我们不仅仅拘囿于评论界而是去思考来自现实、批评家、作家等各方面的原因,进而认识到评论、现实和创作等各方面的情形。努力克服这个困难,目的远远不是满足于给这两个命题下一个内涵丰富外延清晰的定义。  相似文献   
7.
邵国义 《兰州学刊》2006,2(7):83-84
抗战文学的研究没有解决整体观这样一个重要问题,影响了研究的深入,有些现象和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释,有些很有价值的问题被遗漏。对抗战文学进行整体研究,就是既要在横向上综合研究各个区域,又要在纵向上把七十余年的以抗战为内容的文学创作纳入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