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民法典》施行以来,各地法院在处理体育活动参与者致人损害案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甘风险制度适用问题。从文义上分析,其构成要件包括文体活动、风险、参与人自愿、行为人非故意或重大过失。由于该制度法条简洁,不同学者对其构成要件理解不一,法官在实务操作中缺少判断标准、自由裁量空间过大,导致截然相反的判决结果频频出现。针对其构成要件“自愿参加存在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进行研究,认定该要件应当以参与人“应知”固有风险的存在为前提,兼顾自甘风险人的个体差异,结合参与人的认知能力、职业化程度以及体育活动对抗性强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最根本措施是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而提高能源效率是其最有效和最具成本效益的途径之一.要使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长效机制,就要使其成为有利可图的赢利性活动.市场激励制度在诸多能源效率法律制度中最能够满足这种要求.为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我国应对能源效率提高效果最为直接和明显的合同能源管理、自愿节能协议、能源需求侧管理等能源效率市场激励法律制度作出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邵道萍 《兰州学刊》2006,(2):184-186
我国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虽然对公众参与的规定较之此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在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制度建设方面尚存在着立法及具体操作层面上的诸多缺陷。这些将大大弱化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实效,也制约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因此,结合我国的环境法制状况和具体国情,应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