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韩愈、柳宗元以天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的经验。韩柳从古代神话传说中汲取营养,运用“神用象通”的艺术思维方式,“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实现了“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与风云而并驱”的艺术追求,到达了谁也未曾见过的神话世界;他们“为情而造文”,把人世间的不平、爱与恨投射到天上、投射给大自然,登天则情满于天,入地则意溢于地,“物皆著我之色彩”,将生活中“所遇、所见、所闻”,经过艺术提炼,融入拟人化的天地万物之中,塑造了新形象,创造了新意境,具有艺术美特质;他们以“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在优美的艺术形象中贯串着坚定的儒学之道,文与道互相联结、相辅相成,文既引人入胜,道也意味深长;韩柳是在深厚的文学遗产的渊薮中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而飞抵文学之天的创作领域的  相似文献   
2.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与佛教的关系如何看待,学术界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柳宗元“崇信佛教”,“受佛教迷信毒害之深”,“终其一生没有解脱佛教对自己的精神束缚”,“客观上做了一种最愚妄、最落后的思想宣传的工具”1。另一种意见认为:“柳宗元是无神论者,唯物论者,不可能真正信佛。”2上述两种说法在笔者看来都和柳宗元完整的思想体系有矛盾。第一种说法与柳宗元写作《贞符并序》、《断刑论》、《非国语》、《天爵论》、《愈膏肓疾赋》、《祭吕衡州温文》、《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以及《天说》、《答刘禹锡天论书》、《天对》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围绕“从全部历史直到共产主义的实践进程中考察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等马克思关于美的本质论的若干基本观点,探讨了《手稿》对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科学价值。文章认为:人类的全部历史直到共产主义都是与使人成为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价值的发展史相一致的,美,应当放到人类的全部实践进程中考察;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成为人的感性意识的对象,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获得审美;人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即客观事物规律性(“真”)和人自身“内在的尺度”即人类自身发展的目的与要求(“善”)这“两把尺度”来进行实践,通过掌握了的真和实现了的善的不断趋于完美的统一来实现“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目的,通过对于美的追求来实现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3个方面阐述刘知几关于文史关系的重要命题——“文史一流论”的思想内涵和理论意义1.“史者,当时之文”刘氏认为“正史六家”和“杂述十流”既是史书,也是当时之文,这一论断是符合古代史书的实际的。2.“史之为务,必籍于文”从“尚简”、“用晦”、“去妄饰浮词”、“载言”、“载文”、“模拟”、“采撰”等诸多文学手法的运用,分析修史必须借助于文。3.“文之将史,其流一焉”从文史相同的社会功能、写作内容和原则、史才遴选与任用等方面,论述文与史同属一流,从而对史家提出“学综文史”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韩愈创作时的社会处境 ,作品的多种艺术手法 ,所出之源 ,及其与柳宗元、刘禹锡之间的相互阐发等多方面 ,论述韩愈《天之说》、柳宗元《天说》、刘禹锡《天论》和柳宗元《答刘禹锡天论书》等一组哲理散文 ,同属自然天道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浩繁的历史文献探索中,主要考论三个问题:1、老子学派的形成地点是在沛(今江苏沛县)。应称为“沛老子学派”;形成时间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至该世纪末;到公元前4-3世纪发展到齐国;在秦汉之际相当活跃。2、考索了老子学派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学者及其重要学术成果。3、探讨了老子学派学术要旨中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1)“小国寡民”不是他们的理想,而仅是他们所记录的人类社会曾经有过的一个历史阶段;老子学派不主张分裂,而主张统一;不主张倒退,而主张前进;(2)老子学派不反对法治,恰恰相反,他们是坚决主张以法治国的;(3)老子学派的学术形态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前进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该时期的特色。沛老子学派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有极大智慧的学术流派。  相似文献   
7.
越国兴起于春秋晚期,从一个小诸侯国到最终灭吴称霸,其发展壮大的原因除了越国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外,还应归功于军事制度改革的成功。越国实行“全民皆兵”,“兵农合一”的兵役制,而这种兵役制得以实施的经济基础是勾践推行的国家授田制。越国在军事编制上设有三军,兵种则包括水军,步兵,禁卫军,后勤保障以及地方兵等。此外,越国推行严格的军事纪律,有较为完备的赏惩条例,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综合来看,勾践时期越国的军事制度在其所处的时代而言是相当完备的,越国的军事制度是成就其后来称霸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中职院校汽修专业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论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优势,提出了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措施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使汽车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对汽车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对汽修人才的培养也成为众多技工院校的重要科目.汽修实习教学是基于汽修理论教学的关键环节,目的在于使学生尽快乃至熟练掌握汽修技能,避免眼高手低,为以后的实践操作及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满足汽车修理企业的需求.对此,笔者认为应该着重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进行汽修实习教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韩愈天命思想的溯源 ,辨析它不是商周天命有神论的复活 ,而是综合继承了孔子、孟子、荀子的天命学说。韩文中的天、天命 ,主要是指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韩愈引天说理 ,是借天的运行的不可抗拒性 ,寓喻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他提倡“乐天知命” ,是说不管处境如何顺、逆、远、近 ,都要心乐之 ,泰然处之 ,以个人与社会、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为莫大快乐。又说天命就是“性” ,提出“知天命”的程式 :“原始要终”———“穷理”———“尽心”———“知性”———“修性知天”。即不但要懂得事物发生、发展、终结的全过程 ,而且要懂得贯串这个全过程的内在的道理 ;不但要懂得客观世界的变化发展 ,还要懂得主观精神的运动发展 ,全面扩充心之善端 ,以求知内在的本性 ;性本于天 ,天、性合一 ,修养善性 ,便是知天。这是当时的一种道德修养学说 ,而不是神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