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1.
以巴赫金“复调”理论视之,莫言长篇小说《蛙》的叙事和结构具有“复调式对话”特征,这种叙述方式的选择与莫言对待“现代性”价值的暧昧态度具有内在一致性;也正因为这种叙述方式悬置了价值评判,使莫言未能对历史与生命的撕裂性遭遇作出确定性回答.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以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为基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提出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加强实践教学基本建设来保障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郭全照 《理论界》2010,(11):163-164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的新著《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以挑战姿态重估对梁朝文学的已有评价与解释,一改萧梁王朝混乱黑暗、艳情颓废的形象,呈现了另一幅在文学文化、社会政治各领域革故鼎新、洞烛幽微的图画。而传播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在她的论证中尤其新颖且重要。本文就是试图检视她对传播学方法的运用,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记忆中不可承受之重,作为史无前例的民族伤痛,其残酷、暴虐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想象极限.但是,这不应成为我国作家书写和言说的禁忌与逃避的借口.美籍华裔作家严歌苓、哈金迎难而上,各自推出了《金陵十三钗》和《南京安魂曲》,在艺术和思想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通过深入两部小说的内部,细致分析它们的开头、叙述者的设定、语言和叙事上的特点,在比较和参照(西方二战题材的“创伤小说”)中,揭示两者背后的思想潜设与伦理指向,对它们的成就和不足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