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郭珉媛 《社会工作》2011,(15):30-3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快速增长的老龄人群,如何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民生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发展战略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天津市作为全国首批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着力加强老年工作,积极探索养老工作的新途径,在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统计年鉴是一种常见的工具书。笼统的说,统计年鉴是反映某一年度内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和变化过程的数字资料的一种汇编,是反映经济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统计年鉴对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而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研究参考资料。对于统计年鉴,我们不能把它仅仅当做一种数据来源,仅仅当做证明某项假设的数据佐证,而应当深入到统计年鉴所包含的各类数据里面去,发掘其间的关  相似文献   
3.
郭珉媛 《城市》2019,(9):3-10
京津冀跨区域水生态补偿实践最初采取“一事一议”的模式,以工程项目建设补偿为主,补偿形式单一且不具备长期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津冀、京冀先后签署水生态横向补偿协议,分别对补偿资金来源、补偿考核标准、补偿资金使用管理等进行协作约定。补偿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京津冀水生态横向补偿机制实现了从松散协作向制度化补偿的提升。未来在深化京津冀跨区域水生态补偿的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方面:加快跨区域水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机制建设,逐渐摆脱对中央财政拨款的依赖;转变单向一元的补偿观念,探索双向多元的补偿体系建设;注重跨区域水生态补偿法制、规范建设,强化配套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朝鲜失去了经济战略物资的主要供应来源,加之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朝鲜的经济封锁,以及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朝鲜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朝鲜经济从1990年起连续9年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缩小。从1999年开始才有所好转,经济总量保持正增长,但近5年增长率仍不到3%,2003年经济规模仅为184亿美元,2004年经济增长率为6%。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朝鲜对外贸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萎缩,直到2000年,对外贸易才开始回暖。从2000年以来,朝鲜对外贸易额年均在20亿美元以上,2004年达到28.6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郭珉媛 《城市》2020,(4):35-45
基于生活能源消耗、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废水治理、绿色居住、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环境建设,对天津推进绿色生活进行研究。天津城市生活垃圾产出呈增长态势,节水、建筑节能降耗和绿色出行等需求更为迫切,应健全生活用能管理制度,强化社会公共场所能耗目标管理,健全生活闲置品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加速生活中水回用系统和海绵城市建设,推动既有公共建筑、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提升农村居民建筑能效,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统筹城市绿色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益性生态环境建设与经营性生态服务供给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治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治文明自身发展所具有的特点和要求决定了行政法治发展的根本目标;民主行政和法治行政是行政法治发展的基本内涵;现阶段的行政权利(力)体系的调整与完善是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动力机制;行政法治的发展原则暗合政治文明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政治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和谐社会构建中不容忽视的战略问题。政治发展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最根本的环境支撑,特别是基层民主活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全局性的导向作用。要发挥好政治发展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促进作用,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广大公民的参与意识,形成良好的基层民主参与风气。  相似文献   
8.
郭珉媛 《城市》2014,(7):31-34
正一、前言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体系是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交通系统的建设对于城市整体发展影响深远。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由于其占地广、关联性强、辐射范围大等特点,对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住建部于2004年将"公交优先"列入城市交通中长期战略规  相似文献   
9.
郭珉媛 《城市》2022,(8):45-53
大力推动噪声污染防治是“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目前,生活噪声、工业噪声是天津噪声来源的前两位,夜间交通噪声、夏秋季节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究其原因,在于噪声污染防治相关法治建设不完善、缺乏噪声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监管执法方面存在短板、城市声环境社会治理亟须建立。“十四五”期间天津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应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立足提高声环境管理质量,持续强化噪声污染防治的法治保障;着眼噪声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建设,制定实施噪声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强调源头管控,建立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不断强化监管力度,开展专项治理;大力推进声环境社会治理多元参与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规划、经济、社会管理手段,以及城市文化、社会心理、群众自治等措施在噪声污染防治中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