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管理与管理人才刍议士辉,沈景臣,净空在管理三要素人、财、物中,人是最主要的.是核心.这已成为领导者的共识。但是如何加强人的管理.任人为贤,量才使用,发挥才能,调动广大人才的积极性和工作热忱,这就要看管理者的才能了。人才管理指对人才的使用,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2.
粉色山果     
释戒嗔 《社区》2014,(32):27-27
茅山上有很多植物,当秋风吹遍山谷的时候,山上就会出现很多不知名的野果。到了那个季节,我和戒傲就会一起进山去采果子,把各色水嫩的果子放在山泉水中仔细清洗干净,然后用僧袍载上满满一兜,带回寺里和师父、师兄弟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3.
语言底层理论揭示了底层现象的存在须有两个前提:一是民族底层;二是语言转用。底层理论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底层”一词已经跟接触语言学的“母语干扰”等概念合流。汉语底层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重点探讨南方方言中的古越语底层,但无论在底层词、底层音系特征还是底层形态一句法方面,都存在判定标准问题及其它争议。作为南方方言之一的平话不应放在底层论的视野中研究,从汉、壮语接触历史与现状看,平话受影响的机制属于母语干扰或借用。  相似文献   
4.
释少林 《中文信息》1999,16(1):53-54
一个通信网络通常由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组成。由于数字技术的优越性,目前的趋势是传输系统和数字系统都采用数字技术,这样构成的网络叫做综合数字网IDN(Integrated Digital Network)。在IDN的基础上,将各种不同业务的信息数字化处理后在网络中传送,这就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Integrated ServiceDigital Network)。 以电话业务为主的电话综合数字网IDN的技术基础是SPC(存储程序控制)和  相似文献   
5.
释戒嗔 《可乐》2011,(3):59-59
皇帝用膳完毕,闲着无事,躺在床上休息。可能是月光太亮,也可能是皇室御狗打架的声音太大,他一时之间没法入睡。皇帝想,在我身边,到底有多少人是忠诚可靠的呢?他决定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首尾出现的两次“汉语危机”,实质上是中国文化危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表征。“汉语危机”论在语言学上并不成立,它是人文社会学科中“语言学转向”影响下的一个托词,反映的是旧语言所承载的旧意识形态之颓败,真正的危机则在于汉语的本真言说能力的逐步丧失。  相似文献   
7.
藕与田螺     
释戒嗔 《社区》2013,(20):49-49
戒嗔所在的天明寺,位于淼镇边上的茅山。山下不远处有一方池塘,刚进寺的时候戒嗔时常和戒傲师弟一起去玩。  相似文献   
8.
汉、壮接触诱发的语言变异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汉、壮民族接触在汉语和壮语的历史变迁中的作用,通过民族接触历史跟语言事实之间的互证,来揭示两种语言在接触中所产生的变异机制.历史上壮语受汉语影响的机制是以词汇、句法、音系为次序逐渐深入的借用,而汉语(平话)受壮语的影响机制则是以音系、句法、基本词汇为次序逐渐深入的干扰.  相似文献   
9.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本质的论述,对诗歌语言分析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能指与所指、聚合与组合的关系是包括诗歌在内的所有语言活动的共有机制,语言与思想、日常语言与诗歌语言之间并不存在截然不同的对立,诗歌语言的意指活动存在于语言的本质之中。空间语法是阐释诗歌语言美学特性的有效手段,语言空间分为形式空间和语义空间,在特定系统中的空间大小决定了一首诗的质量高低。  相似文献   
10.
在区域语言学视野中,平话不是汉语传统意义上的一种方言.平话与壮语之间的系统结构有较深的相似度.壮语与平话接触的现实情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与本地平话杂居的地缘接触,另一种是与外殖平话杂居的地缘接触.一些平话中的上古汉语特征可以证明“古平话”曾经存在过;此外,语言接触中的变异与平话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