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2004年10月15日,复旦大学中文系会同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苏州大学中文系、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上海通俗文学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庆祝贾植芳先生九十华诞学术交流会",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彭裕文、上海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赵长天、著名学者罗永麟、何满子、王观泉、章培恒、范伯群、陈思和、谢天振等贾植芳先生的故交、学生以及相关人士20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上海作协主席王安忆、著名学者钱谷融、著名诗人绿原、彭燕郊、朱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清华大学中文系、苏州大学文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等个人和单位向贾先生本人或会议发来贺信贺电.会前,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专门去贾先生府上祝贺老人生日快乐.  相似文献   
2.
试论大学生个人信用的缺失及其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诚信”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 ,同时也面临着一场“信用危机” ,其中大学生的信用缺乏尤其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加强大学生的信用教育 ,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 ,形成良好的自律精神和他律约束机制 ,是大学生信用回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以来产生了名词膨胀和观念崇拜等特殊现象,鲁迅和胡风敏感揭示了其生成机制与危害,并从各自的文学、思想主张与实际经验——比如“主观内面之精神”和“主观战斗精神”、“挣扎”和“搏斗”——中提取出反抗现代名教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1日—3日,“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世界华人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协办。美国、法国、加拿大、中国(包括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五十余名中外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中文系主任、世界华人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思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柴明等出席开幕式并作了讲话。在主题发言中,陈思和教授指出:从早期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再到此次会议提出的“世界华人文学”,学科主…  相似文献   
5.
论文旨在探讨现代名教的成因、危机,它何以成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大隐疾.重点是:在抵抗现代名教的过程中,几位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实践所提供的启示意义,以及文学所提供的反抗可能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