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也谈社会科学研究结果的“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学研究》2 0 0 1年第 1期与第 2期上 ,分别刊载了侯龙龙与陈向明的两篇争鸣性的文章 ,仔细阅读之后 ,笔者深受启发。在此 ,我实在无意于介入二者间的争论 ,只是因为他们双方观点的对峙 ,委实触动了我———作为一位多年从事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始终难以摆脱的一种困惑 ,即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所执着追求的一种结果的“真实” ,究竟是否存在 ,如果存在它又是什么 ?是一种用抽象的理论话语归纳或演绎出的具有普适性的规律 ,还是一种带着多元主义、或者称之为相对主义的标识的个人主观性解释 ,抑或是其他 ?在此 ,我不想仓促地亮出带有自己倾…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最终发展及其话语垄断导致各种文化间对峙格局的形成,并引发了各类知识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障碍、缺失和异化。在全人类共同福祉意义上 ,不同知识领域是否能够达成一种社会功能上的整合 ?本文尝试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关系、及其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延展维度、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维度 ,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之应然的社会功能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3.
清华国学院的浮沉及其在当代学术界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光才 《学术界》2005,(2):167-176
晚清西学东渐以来 ,中国传统与文化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危机。在强烈的民族认同诉求下 ,学术领域的知识分子主流反而逐渐远离了对传统的文化认同 ,成为西方话语的译者和诠释者。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如何反思文化知识分子所承担的角色并予以重新合理的定位 ,应是我们探讨中国的文化研究能否免于被全球化主流意识形态所同化、而获得自身独立性的基本主题。清华早期国学院创办的历史以及精神对于当代中国文化本土化学术实践、以及大学制度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高科技社区的中关村文化,并非仅仅是对少数IT精英创举的注解,而应是对更多生活于斯、工作于斯的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种诠释。本文通过对一系列关于中关村人生活的叙事文本,就中关村文化的实质进行了深层开掘,从中或许我们不难体会到,在一个所谓的后现代技术场景中,技术及其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为何出不了创新型人才?这其实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极为复杂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涉面实在太广,不仅与学校教育自身的问题有关,而且与社会关于人才的观念、用人制度、家庭教育等种种因素都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中关村的文化生态与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关村的崛起固然与科研院所的贡献分不开,这里高校密集的人文地理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为其崛起创造了条件。老中关村地区有着极其复杂的文化生态,无论是主流的精英群体还是其他普通人群都没有完全脱去其“中国”与“本土”的草根文化本色。实证研究表明,当下的中关村文化的原生态正在面临“大公司化”、“硅谷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高中(以下简称普高)教育之上的较高层次的专业教育,是普通高中教育的更进一步拓展、延伸与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而且还取决于与之相衔接的普高教育质量。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规模、层次、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受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思潮影响,高校劳动技术教育被严重地忽视。在人才培养方向、人才素质诸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负效应:教育对象劳动观念不强、思想品德素质偏低,基本劳动技能、动手能力表现明显不足。因此,目前在高校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强化劳动技术教育也应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