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土地革命时期,右江革命根据地曾在群众基础好的乡村试行创办"共耕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重点分析"共耕社"创建的社会背景、内容、实施方法、效果及其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领导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建设实践中,紧紧围绕土地革命的中心任务加强财政经济建设,着重从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封建剥削制度、让人民当家作主入手,大力开展财政经济建设,注意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灵活的财经政策和措施,重视采用武装斗争缴获敌人资财作为革命的主要财源,取得良好的成效,为我党在战争年代提供了财经建设的宝贵经验,为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粤商陆续进入桂西百色地区开展商贸活动,促进了百色地区商业贸易及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与农民意识的转变,增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了百色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歌圩"是壮族人民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对唱山歌形式.大新县壮族"歌圩"在明清时代土司统治时期最为兴盛,以后历代被视为"风流圩"严加禁唱,但壮族人民歌圩情结深厚,屡禁屡唱.历史上,大新县有歌圩点70余个,目前只恢复7个,在一些没有恢复的传统歌圩点,每年歌圩日,人们仍在旧址上聚集对歌,重现其歌圩盛况.  相似文献   
5.
南宋朝廷在广西田东横山寨设立官办的博易场,专门负责大理马的购买.马匹的频繁交易,使得桂西与云南之间逐渐形成了持续发展的商业古道.德保古时异称百粤(越),百粤坡石刻即是明证,故称此商业古道为百越古道.百越古道西接缅甸、印度,东达中国长江南岸.对百越古道文化线路的研究与开发,应纳入文化强国,在广西应纳入文化强区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