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泉州南音乐社”是泉州南音生存至今的社会基础,它的存在与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泉州南音的传承和流播。通过对泉州南音乐社非营利性和半营利性乐社经济来源的调查,总结各运作中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进而更好地为泉州南音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音作为两岸共同抚育、发展至今的乐种,其重要传承载体——南音馆阁,在发源地泉州与重要传播地台湾演绎着不同的文化变迁,促使南音馆阁往下走的不仅是南音人自发性的传习,更体现在相关政策的扶持和推动。目前,两岸南音馆阁已逐渐形成三种较为稳定的传承形态:非营利性的传统南音馆阁、半营利性的新南音馆阁、文化部门设立的南音馆阁,它们在组织结构、文化标识、礼俗活动等方面,共性多于个性,体现出发源地与传播地一脉相承的特点,而新的南音馆阁及政府设立的南音馆阁则个性多于共性,拓宽了南音馆阁的生存形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