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句子表层结构的线性顺序不一定正确反映了语法成分之间的深层语义关系,同时对成分之间深层语义关系的认识也需要结合着句法结构的历时演变来分析.通过对一个特殊句式"我 把 你 这 NP"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的分析进一步印证这一分析方法.从把字句的语义特征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在共时平面上这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句子结构,没有交际层面的省略;从历时角度看,这个句式中的"你"与"NP"之间的谓词隐去了,从而否定了"我 把 你 这 NP"句式后面省略动词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鉴于目前留学生教材中对"了"的处理情况,我们提出应分清3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来分析"了"的用法。文中明确了"了"在各个平面上的具体要求以及与"了"相关的种种因素。澄清了不同教材对"了1"语义表述之间的关系:"实现"是"了1"的规约意义,"完成"是可以被取消的语用上的推断意义。通过区分"客观实现"和"主观实现"进一步补充了对"了"的语义理解。要区分"了"的3个层面的教学及依此分析学生的偏误;加强语义层面、语用层面的教学;加强对比教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