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村社会调查方法及成功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80年代以来,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从投入──产出的效益看,也存在一系列亟需改进提高的地方。本文拟从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人手,对如何搞好农村社会调查谈点看法。一、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1.准备不充分。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理论准备不充分。简单地说,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问及党中央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及其相互关系.鲜有同学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农村社会稳定三者之间在理论上道个究竟,缺乏最基本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对农村的社会调查基本上是盲目的,这…  相似文献   
2.
陈秋苹  杨乔萍 《天府新论》2004,4(2):132-135
中国民众重视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教育最具社会民主性而又具有契约的特殊性。教育造成的持续社会紧张缘于教育契约的特殊性 ,藉此对社会心理的分析 ,帮助我们对各种力量造就的公共政策理解及思考  相似文献   
3.
公共治理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际春、张扬通过对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属性与组织规范、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和税收优惠、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及市场的法律关系三方面的分析,厘定了非营利组织的内涵和外延,探讨了它的立法规范及其调整。王名认为,非营利组织因其具有不同于企业和政府的特殊功能(包括动员社会资源、提供公益服务、社会协调与治理、政策倡导与影响)而得以存在和发展,并因之而影响社会;由此,也可以将其分为动员资源型、公益服务型、社会协调型、政策倡导型等四种类别。陈旭清着重论述了非营利组织与非传统安全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关联性,认为非营利组织从总的方面来看,对非传统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也会给社会造成安全隐患,需要加强相应的管理。张帆利用福利经济学中的失灵理论从劳动力市场的视角研究非营利组织,认为作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两种重要方式,非营利组织和劳动力市场都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两者同生共存,缺一不可。陈秋苹则透过公共治理的视角观察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机制,认为非营利组织面临公共权力冲突、社会角色冲突、经济利益冲突时,需要在责权对等的原则下,通过主客观责任互动,唤起每个人的志愿公益精神,构建公共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4.
陈秋苹 《天府新论》2010,(5):156-158
"学有所教"的政治理念奠定和强化了实现教育平等的制度价值和制度基础,保障了自然人和政治人的权利,强调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此进行了系统的制度设计。制度的路径选择保障了政治理念的有效实现,但教育平等的复杂性、制度系统中受教育的连续性和发展选择的矛盾、师资储备与学有所教要求的落差等问题期待更好的政策工具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环境系统对高校组织的殖民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高校组织与行政系统相互响应,与经济系统结构性依存,与社会系统多元嵌入,屈服于强大的系统环境,从而阻碍其边界内功能的有效发挥。只有改造环境系统,强化自身功能发挥,形成组织和系统的积极正向互动,才能保持独立性,并且在系统中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秋苹 《天府新论》2011,(3):157-159
高校所处的政治社会环境使"去行政化"涛声依旧。科层理论无法完全观察到高校组织内部的种种现实。高校因人与组织的相互建构而存在。把高校组织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佳组织选择,才有高校组织合理存在的理由和持续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陈秋苹 《天府新论》2007,(4):147-149
当代中国受教育权利的普遍性和权利认知的困难性、权利交易的普遍性和重程序轻实质的权利保障的事实同时并存。消除利益集团的消极影响,保障分散的受教育者权利的实现,规范公共产品提供、防止权利交易,实现教育社会的道德建构和政治建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