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案例:刘某要在出国定居前将私房出售,经过几次磋商,他终于同一个从外地到本城经商的张某达成意向:20万元,一次付清。后来,张某看到了刘不小心从皮包中落出来的护照等文件,他突然改变了态度,一会儿说房子的结构不理想,一会儿说他的计划还没有最后确定,总之,他...  相似文献   
2.
晚唐司空图有诗日:“浮世荣枯总不知,且忧花阵被风欺。农家自有麒麟阁,第一功名只赏诗”。司空图晚年力行老庄之说,忘却“浮世枯荣”而醉心于饮酒赏花品诗弹琴,进而从这样的人生实践出来观察理解诗歌艺术,于是他的《诗品》将诗赋予新的与儒家文学观  相似文献   
3.
人的关系活动本身即有二重性,“制度化互动”中包含着“个性化互动”,而人的主体性又必然地使其活动实现着自身的目的乃至全部存在,使社会关系情感化、个性化。由此,人们在人际互动中由其共同性的发现、认可而产生亲切、喜爱之类情感体验和评价,这其实是人的自我认同、自我肯定。从社会关系到人际关系,凸现了人的主体性存在,否定着理性化的现实以及社会学秩序的大叙事,在后现代的语境,它才是现实的、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谈判是分蛋糕。谈判其实是争蛋糕。谈判双方(为便于论述,本文暂把谈判设定为双边谈判)的利益、需要或多或少具有对立性,它们事实上处于针锋相对、此消彼长的对抗状态之中。因此,谈判活动总是表现为两个目的的抗衡、两股力量的较量。就此而言,谈判类似于下棋、战争。我们姑且以“对弈”一词来概括谈判的这种特征。 谈判即交换,人们以对对方需要的满足换得对方的活动成果或协作行为,从而实现自身需要的满足。显而易见,谈判双方的利益具有共同之处,任何一方都会从这种交换中得到需要的满足,不然双方就不可能合作;另一方面,双方的利益又有矛盾、冲突,任何一方都坚持反映自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角色关系人情化"概括了传统社会中"差序格局"之类特殊主义的交往方式对现代社会的介入.作者认为,建立在血缘、地缘等自然共同性基础上的"人情"介入公共领域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本文称为"角色关系"),这是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的一个普遍倾向、趋势,反映到观念形态中就有"合情合理"的价值追求.文章分析了"角色关系人情化"的根源以及后果,指出人情的突出必然淡化、消解正常的角色关系.  相似文献   
6.
案例:张某初二的孩子体育课上不慎从单杠上摔下,小腿骨折。张某的妻子到学校大闹了一通,要学校立字据,如果孩子的腿有后遗症,学校必须负责。张某较为理性,他坚持要学校承担全部医药费,甚至不肯到自己的工作单位报销国家规定可以报销的一半医药费。学校理亏,除字据...  相似文献   
7.
在上海的一些合资企业,外方撤资之后管理工作全部由中方干部承担。同样一个企业,同样的运作机制,可是换了一批人,企业的运作状态和效益明显不如从前。同样一种管理模式,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会是另一番模样。究其原因,是由于现代人力资源理论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体制的异质性,这个问题是作者要另外撰文讨论的。现在,一种管理模式,又是在同一种制度的约束之中,仅仅因  相似文献   
8.
在《论交往与交际的区别——兼论交际学的定位》一文中,我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人与人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类:非个性的社会关系和个性化的私人关系,以前者为基础便形成了社会交往,以后者为基础便形成了人际交往,即交际。人的社会关系制约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交往过程中个人的情感、意志和生活经验的呈现,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以至改变由社会的现实关系所规定的交往方向和进程。因此,交际学的核心命题即是“个性化的关系”如何影响“社会关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中的现代人,越来越感到在事业上、生活中,常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谈判”。如此,谈判的艺术我们是需要有所了解、掌握的。从本期开始,特辟“谈判频道”专栏,邀请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的陈荣杰老师,就有关谈判的一些问题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以期对朋友们...  相似文献   
10.
谈判的评价是谈判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有谈判学的话,它则是谈判学中一个基本命题。因为它全面而又深刻地涉及谈判的目的、效益。人们研究谈判,甚至力图将它建立为一门科学,无非是要把握谈判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解释并评判谈判的是非、功过。很遗憾,现在以谈判为题的书铺天盖地,学者们连篇累牍地讨论谈判的原理和原则、策略和技巧,教人“成功地从事谈判活动”、“驾驭谈判而成为谈判高手”,但是,很少有人对谈判的评价作理论上的抽象。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