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雪军 《兰州学刊》2007,(12):123-125
明末清初的梅里词人有很多,和朱彝尊年岁相近有缪永谋、李良年和李符等.《浙西六家词》刻成于康熙十八年(1679),浙西六家中,梅里居其半.除朱彝尊之外,李良年、李符也同是梅里人.素与朱彝尊为文字交的缪永谋却没有入选,缪永谋其人其词也因此鲜为人知.《全清词·顺康卷》也失收其《南枝词》.文章粗略地勾勒缪永谋的生平、与朱彝尊等梅里词人的交游以及其词创作的风貌.通过考察缪永谋的词,可以了解梅里一地词坛创作的情况,亦可以明白早期浙西词派形成过程以及由云间词派向浙西词派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7月 2 3日至 2 6日 ,由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桂林市对外人民友好协会、武汉大学美学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主办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承办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市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国大陆多所高校和研究部门共 58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一、回顾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与阐释的发展历程 ;二、分析当代文化语境下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3.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于意境应该有新的阐述。首先从本质论角度就意境的理论和语言学渊源可以透视出意境的审美本质不仅是情景交融、主客体的统一 ,而且是一种“对现实回归的超越”。其次从创作论角度谈意境的创造必须注意取境和造境 ,而且要做到含蓄、境生象外。最后从鉴赏论的角度谈意境的审美实现有赖于欣赏者对作品的填补、领悟 ,达到“对现实的超越”和“生命本真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论唐五代及北宋词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一个既属于心理学,又属于文学研究的题目.在文学上,意象是诗人感觉或情思的具象表现,是诗人的意识与外界物象水乳交融般的结合.在这里“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象”是指客观的外界物象.这两者水乳般的交融就是意象.一首优美、出色的诗,它给人的印象,它的动人之处,绝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概念,而往往是栩栩如生、可感可触的真人真物.抽象说理的诗,即使道理说得十分雄辩,也不可能成为一首好诗,也许它可能在瞬间给人深刻的触动,但这种触动不会持续多久.诗是注重传神的表现与气韵的生动的,这就有赖于所描写意象的活动力,这样才能在读者潜在的经验世界中唤起强烈的共鸣力.唐宋词之所以能如此长久地打动古往今来读者的心弦,是与唐宋词人成功地运用意象艺术分不开的.限于篇幅,本文只论述唐五代及北宋初期词人的意象艺术,而这些词人用得最多和最成功的是描述性意象和明喻性意象,现分述如下:描述性意象的主要特征是“象余于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往往是直接的、具体的物象,而作者的主观感觉或情思则隐藏在这些物象的背后,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很少直接表露出来,它躲在“幕后”,通过物象才曲曲折折地透露出来.这类意象强调的  相似文献   
5.
2003年6月《文艺争鸣》集中发表了有关“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组文章,被认为这是一场深刻的美学革命,由此美学文艺学界展开了对“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争论,至今仍方兴未艾。这个问题在中国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是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理论背景的。然而不可否认,其中仍存在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康熙皇帝于1692年所批准的允许天主教在中国自由传播的议奏,在欧洲被誉为“1692年宽容敕令”,这也是“鸦片战争以前天主教在华‘正教奉传’之惟一官方正式认可之文件”。此后,中国天主教进入了“黄金时期”。实际上,“1692年宽容敕令”的出现,与浙江天主教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海外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在传统媒体伴随着智能与融媒体的出现而渐隐的时代,作为新媒体影响着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社交媒体转型平台媒体已成大势所趋.现代社会利益和工具理性带来了意义和价值理性幽微难言的危机,普适的共同意义被消解,引发了新闻业界与传播学界伦理性的新断层.Facebook的智能新闻模式,存在新闻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8.
陈雪军 《社会科学家》2007,1(6):189-192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生产方式理论,对于我们全面、深刻、系统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科学地认识和解决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有关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从文学的物质生产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两个方面来把握文学生产方式的内涵,并对文学生产方式的现代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陈雪军 《船山学刊》2007,(2):149-151
本文对唐代落第诗所包含的失落、痛苦、失意、绝望的情绪;举子们产生这些心态的原因;《全唐诗》中落第诗数量极少的原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