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基于就业模式、非农职业层次、非农收入水平以及养老保障类型等多维度构筑了失地农民就业分化的统计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对长三角地区858户失地农民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征地后,农民就业状况发生显著变化,总体上失地农民的短期非农收入和养老保障水平得到了一定改善,其中对中低层农民的改善效应尤为明显,但在就业模式和非农职业层次方面呈现出显著分化态势,未来可能导致失地农民在长期收入及保障水平的差距扩大,进而诱发群体分化的风险;进一步运用R-Q模型分析显示,人力资本是造成失地农民群体就业分化的核心因素,而征地用途、补偿方式等征地因素对失地农民就业行为演化也构成了一定影响.本文认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要将促进区域就业增长和民生福利改善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在土地征用补偿政策上,要从单纯重视对失地农民短期“经济补偿”,向扶持其个体及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以增强长期非农就业发展之“能力补偿”转变,以构筑促其市民化转型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维视角分析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可能面临的健康风险及其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的健康量表法(SRHMS)对福建漳州484个农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转型过程中,失地农民群体的健康状况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受多种因素影响,一部分弱势农民面临着生理、心理到社会适应等不同层面健康风险冲击。应用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短缺及由此导致的就业等发展能力不足是失地农民健康风险形成的内在根源,而医疗保障水平对健康风险程度具有直接而又显著的影响;此外,当前少数地区在征地用途、征地补偿等方面的政策偏差也不利于失地农民健康风险的化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