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发挥余热”,这是时下对于老年人退休以后继续从事某项工作的流行说法。然而此语人耳,总有点异样感觉。“余热”云者,与“日薄西山”,乃至“苟延”之意实在只是五十步与百步之间的差距而已。我不知道这一“余”宇的确指为何。倘从字面解释成为“热”量之“余”,岂不有点低估老年人所作贡献的实际价值?如果是以发热者的退休与否作为划分“热”效应的档次高下,那么成天忍受日晒雨淋,熬得口干舌燥,手持红旗,守在马路道口维护交通安全的那些老人,比起年富力强,然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在单位闹得“淘浆湖”(意同鬼混)的诸公们的…  相似文献   
2.
假者,不真之谓屯;真者,与假相对之事物屯。世人嫌恶以“假”乱“真”,此乃颠扑不破之至理,因而“假”便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古今申外,从无疑问。然世事多端,有些事不仅难以简单论断,将其一棍打杀,便可了事,反之侧有其道向思维的一面,值得加以探讨。近兄报载,辽宁省博物馆在上海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古今书画真伪作品展览会”,将社会上种种作伪造假的“伎俩”公诸于世.这是建国以后首次举办的书画作品的特殊展出。报造中说:“假如不是有专家在旁边仔细说明,许多作品确实真假难辨。有的废品连专家也看大了眼,上当受骗…  相似文献   
3.
一翻译,就其通常的作用来说,乃是一种信息的中转或转递,至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则是一番再创作的过程,以原作的形式与其内容谐和的再现为指归。这与创作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以花木嫁接为喻,译作之与原作,犹如砧木之与接穗。嫁接外来品种,目的是将异域奇葩移来本土,以求接穗枝头开放新花,呈其本身的精神风采。移花接木,其砧木之与接穗,有主、宾位置及上、下安置的区分,翻译文学作品,在形式与内容方面,必须受制于上述的根本要求,反之,如果不分主宾,将砧木与接穗任意处置,就很难呈异域奇葩之精神风采。为此,有的同志曾经提出:“诗歌翻译”,则“应方求保持原作的艺术风格和它本国的民族形式”(见《诗刊》1977年11月号)。这一说法,引起另外一些同志的不同议论,例如  相似文献   
4.
得早在改革开放政策始行的那一阵子,到处有着盼望伯乐再世,识别真才,实现人尽其用的殷切呼唤。一时之间,大报小刊,竞相说叫白乐”,蔚为壮观。对此,我曾写过一篇题为《休念伯乐相马经》的短文(刊1985年第1期《社会》),仅在于解说伯乐相马,人畜异类,没有私谊,不难做到办事公正。消云相人,彼此之间,便有亲戚故旧,七姑八姨的人际因素夹在里面,将水搅泽,即使真有这么一位“伯乐”当权,恐怕屯难超脱尘网,不受牵制。此文虽无高兄,只是以为伯乐先生,如果改行,执掌人员升、调、定薪、评职,那就不象委他赏识良马那样可以传输…  相似文献   
5.
Nga guo Nin,Nga huo Nin!”(注:沪音外国人”)这是一个外国人到了上海最先学会的一句方言。这句话不仅是他们语言接触的开始,而且更是他们对另一种文化环境了解的开始。这句简单的话却反映出中国人强调集体形象和内外差别的观念。正因为如此,我清楚地意识到,我将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中国人,但又必须学习如何做一个在上海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6.
以往常听人们说起美国小学实施的是“愉快教育”,其语出处虽不得知,而其意思当是那里的小学生们学习生活十分轻快,不象中国jj童学业负担过于沉重,以致每户家长也都受到牵连,被迫“服役”,成了苦恼的“助读”工具。于是长时期来,笔者也就很想了解一下美国式的“愉快教育”究竟有些什么样的面貌。1993年起我去美卧卜住一个时期,就此怀着试作探索的,c情,对于附近的几所小学作了一些随机的观察。以下所云,多以三、四年级的班级作为代表,以为执其一端,以观其余的一份采样。美国的小学多为地方政府或教会所办,校舍建筑,宽敞舒适,…  相似文献   
7.
2004年2月26日《南方周末》报道北京 市新任市长王岐山在听取政协委员的发言 后,要求"老百姓应允许政府工作人员有 时说句错话"。此话实在说得令人有点诧异。王市长只是要求百姓们允许政府工作人员说句错话,其实人孰无错,无论是谁,即使说上十句百句,乃至偶然说上整整一大通错话,及至通过实践,或是多方求证,自己知道错了,及时承认错误,并且勇于改正,  相似文献   
8.
前读了国内某大报刊登的一篇文章,提出如今好多学校、工厂……规定骑车人出入大门必须下车推行,有的甚至还在路面横里钢管,这你下车。作者以为,伤为防止宵小,何以对待乘坐汽车之辈便可免此怀疑?文章还提出,此中是否含有对于门卫人员表示尊敬的因素在内?由此,使我联想到了B常遣访之中遇到一些门卫人员的难堪场面,这里不妨扯谈一下。门卫,乃是人们造访机关、工厂、学校乃至新村必过的第一关卡(英、美等国无此特殊‘装备”)。有一次我去某处访问,入门之初,当然先向门卫说明来意,不料对方扶起白眼,道是:“今天开会,概不接待…  相似文献   
9.
谁之过?     
“养不教,父之过”,这是中国人崇尚家庭教育的一句名言。而其实施的方式,往往又以一个“严”字来作为准则。所以“严父”一词,使是加在天赋教权的父亲头上的无上桂冠。此时一旦走火入魔,为了严行父教,并且为了确保父权的那份尊严,便会生出了多少父子之间的疏远、冷淡乃至破此对立的亲情错位,酿成许多无可补偿的人生苦酒。这里,就以一位实行父权“严打”的实例来提供思索,本文在关键部位,如实摘引当事者(假名)亲自写下的倾诉文辞,读来发人深省。几年以前,我去采访一位主持某区工读学校教务的同志,他特意举出~个名叫李明的工…  相似文献   
10.
伯乐相马的故事实在已被人们引用到了滥而且“俗”的地步了。其实,人才之能否起用,比之“马才”之能否为人赏识,完全是不同类型的事。因为人之识马,除了“知”与“不知”而外,再就没有人与人间那些亲故、门户、党同伐异、恩怨、爱憎等等的复杂因素;而在人事工作方面,却另有一套“关系学”的问题介乎其间。所以,那位曾为千里马鸣过不平的韩愈夫子,在他那篇名作的结尾,只能喟然长叹:“鸣呼,其真无马?其真不知马也!”说了半天,韩老先生只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