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确立了自我意识哲学的主体地位。表面看是在阐释伊壁鸠鲁哲学,实际上"已经显示出了马克思的创造的智慧"。在他的理论视域内,自我意识是一个伦理原则,有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展现了其在走向社会批判以前"伦理批判"的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3.
韩玉胜  沈玉忠 《河北学刊》2008,28(1):162-166
尽管行刑是刑罚运用过程的最后环节,但是,行刑效果如何则直接关系到刑罚目的能否最终实现。科学合理地配置刑罚执行权将有助于行刑效率的提高与刑罚运行机制的完备。通过对当代中国刑罚执行权的现实考察,不难发现,中国现行刑罚执行权配置并不科学合理,存在着行刑权过于分散、相互之间彼此抵牾之处,这严重地影响了刑罚功能的发挥。因此,树立行刑一体化的理念,科学地配置刑罚执行权,乃是中国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迈克尔·斯洛特(Michael Slote),现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迈阿密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授。斯洛特教授近年来活跃于情感主义、美德伦理、关怀伦理以及中西伦理比较等领域,在伦理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斯洛特多次到中国北京、上海、南京、武汉、香港以及台湾等地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与中国学者多有交流。主要著作有《从道德到德性》(1992)《源自动机的道德》(2001)《移情与关怀伦理学》(2007)《道德情感主义》(2010)《从启蒙到容纳:反思我们的价值观》[1](2013)以及他将要出版的新著《情感主义的思  相似文献   
5.
韩玉胜 《城市观察》2011,(6):165-172
面对城市现代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挑战,“低碳城市”理念应运而生。从伦理学视角来看,“低碳城市”是一种对于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道德诠释,它的出发点是“人”,实践理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价值归宿是“人,诗意的栖居”。要实现真正的“低碳城市”必须从根本上进行生产变革,同时,个体要进行“生活革命”。  相似文献   
6.
"致良知"是王阳明道德学说的一个核心范畴,挺立道德主体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伦理精神,意即"我"作为一个完满自足的道德主体,能够成就自身德性,并将"我"之"灵明"融入万事万物,使其浸染"我"之道德精神,纳万物入"我"之道德世界;秉持慎独之功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伦理特质,他尤为强调在"人所不知己所独知"之域用力,主张通过"省察克治"、"破心中贼"、"存养夜气"等一系列内在工夫杜绝恶念、塑造新我;至达中庸之道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伦理归宿,他特别注重"喜怒哀乐之未发"、"勿忘勿助"、"无适无莫"作为"致良知"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7.
殷周之际中国社会的道德气质发生了深刻变革。在殷代,祭祀占卜是获知天意的唯一渠道,只见"神灵"之德,而不见"人"之德。到了周代,统治者尤为强调"帝命不时""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天命后于人德""克明慎德",天命不常在周初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周人对殷商天命观进行了颠覆性变革,将原来尊顺神灵旨意的单向度的神灵庇佑,转换为天人关系视域下的天人互动。但殷周人文转向并不等于宗教性的完全消失,其所谓"连续"也不完全等同于"因袭",而是呈现出宗教与人文的双重变奏。  相似文献   
8.
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本刊请热爱家庭的读者回答以下三个问题:一、家庭暴力是不是家庭内部秘密?二、家庭暴力是不是一种犯罪行为?三、面对家庭暴力,你是否愿意将实施暴力的亲人交给警察或者投入监狱?如果您的回答除第一条全都否定的,那么请您与本刊记者一起到河北奇迹般地监狱去看一看,再做最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德福之道”的实质既是“德”“福”能否一致、道德高尚能否得到幸福回报的问题,也是关乎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性问题。儒家虽然没有直接将“德”与“福”两个概念联合起来考察,却深谙二者契合的机理。对于这种契合的状态儒家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乐”。透过儒学史上一则重要命题“孔颜之乐”,可知儒家所说的“德”往往是“大德”,“福”也不是刻意追求得来的,而是一种自觉、自由的生命状态,也就是说德福一致观是有条件的。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谈“孔颜之乐”内含的德福一致命题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过失犯实行行为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失犯的客观方面不仅要求结果的客观定型而且要求从实行行为方面来把握,过失行为的本质既是结果的不法,也是行为的不法,肯定过失犯实行行为的存在是建立在二元违法性的行为无价值论基础之上的.过失犯不仅存在于结果犯之中,还存在于行为犯之中.注意义务是实行行为的前提,实质危险性行为是本体,行为发生的自然过程是实行的存在时点.在规范评价基础上的客观归责理论对于过失行为和结果中因果关系的确定提供了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