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音乐美学历史发展受传统的"形而上者谓之道"与"形而下者谓之器"思想的影响十分明显,这和西方"道成肉身"理念以强调声音实体并围绕作品成型的审美体验非常不同,可谓是哲学问题先行。中国音乐美学中的"乐"在其不同历史时期是与和、礼、否定音乐、自然、艺术之象相、感性经验、嗓音发声、乐器发声、人情、人的精神境界、人的听觉感官等理念相关联,由此可以概括出和乐、礼乐、非乐、天乐、至乐、艺乐、美乐、声乐、器乐、情乐、心乐、官乐等范畴和声、音、乐(yue)、乐(le)的元范畴;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音乐美学史中的4个转型:(1)古代转型在乐象与哀乐;(2)近代转型在琴况;(3)现代转型在上界;(4)当代转型在临响。中西方音乐美学的早期理念相似,并不直接与音乐的艺术特质相关联。在西方音乐美学史的若干理念中,音乐的多重含义、功利性作用、伦理和认知的作用、教育作用、自由创作和音乐的高度专门化以及规则在音乐中的技术意义都得到了凸显。事实上,中西方关于音乐的美学理念,并非绝然不同的两个东西,就本质而言,有许多都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