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观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主体性地位的不同理解。由传统发展观中体现的人类主体性地位绝对化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中人类主体性的重新定位。在我国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应该对人与外部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个体与自身的关系这三方面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正确"待物"、"待人"、"待己",促进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3.
尝试通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课中实行“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注重大学生群体的养成教育。并被看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应坚持主体能动性、道德体系层次性的原则,注重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认同感的教育,让道德养成教育真正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使之成为既是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又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