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互文指涉的识别与转换既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但是迄今为止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英译本中互文指涉的识别与转换中的处理为个案分析,指出在进行互文指涉的识别时应该注意互文标志这一识别的线索,在转换时应以达成最佳关联为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一文中,王国维以哲学家的身份和眼光对辜鸿铭所译《中庸》进行了批评,其批评对象的选择则体现了他对术问题的一贯关注,其批评的视角表现出了可贵的不可通约性思想的萌芽,其提出的反向格义是通向部分通约的一条可能途径。将该文放到王国维思想体系的框架里进行考量、从不可通约性的视角对该文进行解读,对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转换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互文指涉转换时,译者面临着四种选择.同一原文的不同译本之间存在互文关系,对以前的译本是继承借鉴还是另辟蹊径,译者也面临着抉择.这些都涉及互文策略的问题.互文策略的取向不仅仅是个语言转换的问题,其背后有深层次的文化用心.本文以<庄子>的两个英译本为个案分析,对它们各自的互文策略及其文化用心进行探究比较.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互文指涉转换时,译者面临着四种选择。同一原文的不同译本之间存在互文关系。对以前的译本是继承借鉴还是另辟蹊径,译者也面临着抉择。这些都涉及互文策略的问题。互文策略的取向不仅仅是个语言转换的问题,其背后有深层次的文化用心。本文以《庄子》的两个英译本为个案分析。对它们各自的互文策略及其文化用心进行探究比较。  相似文献   
5.
互文指涉的识别和转换是互文译论的核心问题,而互文指涉的识别又是其转换的前提,但是迄今为止这个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通过对一些互文指涉识别不当而导致转换失误或偏差的个案的分析,区分辨别出一些可以作为互文指涉识别的互文标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