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传统鉴定理论模式研究,到谢伦伯格的双重价值鉴定理论,再到布姆斯的"社会分析和职能鉴定论",以及加拿大的"新宏观鉴定接收战略",直至目前广泛关注的以电子文件鉴定为中心的"职能与技术鉴定双重支点",是档案鉴定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呈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来源原则在档案鉴定领域得到应用,档案学的两大特色理论交互发展;二是传统史学理论及思潮的影响及渗透逐渐减少,档案鉴定标准越来越社会化;三是鉴定标准日趋实用化,鉴定的实用主义功能目标反映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野草》作为一本固化着鲁迅深沉心理焦虑的集子,这种焦虑的集中体现就是"形""影"分离的痛苦。《野草》中的意象"形"和"影"分别隐喻人的"形体"和"灵魂",鲁迅的内在精神冲突不仅表现在"形""影"的分离,还进一步地表现于"影"本身的分离以及主体对这种分离的反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