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5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入世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影响是积极有利的.面对入世带来的各种影响,国内旅游企业(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等)应更新观念,积极应变;与旅游业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应进行管理创新,为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行业环境.  相似文献   
2.
梦幻中DE罗马古城罗马人图文高尚两千年前,罗马军团的6000余名将士神秘地失踪了两千年后,他们的后裔将会被证实生息在中国吗?国际史学界热切的目光,聚焦在甘肃永昌……1自个儿跟自个儿说:如果是,又怎样?我在初春的微寒中所寻访过的那个人称是“遗址”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双碳”目标是我国基于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围绕居民碳普惠这一当前“双碳”背景下的热点研究问题,从居民碳普惠的概念、内涵、作用与意义三个视角分别展开分析,提出了对绿色支付、居民碳普惠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对居民碳普惠的框架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居民碳普惠“一体两翼”的框架体系,并对我国居民碳普惠发展的五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高尚全  陆琪 《决策探索》2014,(24):15-17
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以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次中央全会当中,第一次将法治作为全会主题。这个消息不仅引起学界的热切回应,也使全社会都感受到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基础条件,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核心议题,顺天应民、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6.
高尚 《劳动世界》2017,(26):39-41
做好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汉英翻译对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极为重要,因此本文以德国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根据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文本类型和功能,详细探讨了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英译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后得到进一步发展。毛泽东认为合作化道路是人民得到解放、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并且认为中国农业通过合作化走向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在毛泽东合作化思想指导之下进行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虽有失误,但具有不容否认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公民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公民素质的提升离不开积极有效的文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正是一种文化建设。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所积淀的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高尚 《中华魂》2022,(10):36-37
<正>没有文化的繁荣和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上发表的《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一文中指出,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相似文献   
10.
谭虎娃  高尚斌 《兰州学刊》2010,(11):205-208
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的政策、法令是较为完善、严格的,开展是一以贯之的,但其结果却并不理想,甚至被湮没在毁林开荒的历史烟幕之中。探究森林保护效果不佳之原因,主要是由于边区机关、单位、学校冬季取暖,工业发展,大量移民、难民的到来,缺乏科学规划的开荒,以及放火烧山等恶俗。森林保护与毁林是一对矛盾,但在陕甘宁边区特殊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毁林成为战胜困难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与森林保护统一于革命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