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宅商品化推行以来,对缓解城镇居民的住房难,对房地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都起了很好的作用。成就是无可否认的。但现在城市住宅的实际情况却是:(1)除了少数特区以外,现在大部分城镇居民所居住的,仍是福利性低税制的住宅,虽然房租在提高,但房租改革的进展迟缓。(2)城市中解决居民“双困户”、“特困户”的住宅,往往也仍是非商品化的途径。(3)就是商品房的买卖,除特区外,也主要是各单位以公款购进,仍以低租制的老办法,分配给本单位职工居住;虽然新房新租提高了许多,但终究并非商品租金,与住宅商品化之前的房租性质,基本…  相似文献   
2.
绝对地租的产生和消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所阐明的地租理论,形成绝对地租的这部分超额利润,源于土地产品(或者就说农产品)的价值大于其生产价格。而农产品的价值之所以大于其生产价格,则是由于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构成。由此可见,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平均构成,这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必要条件。至于农业生产部门的农产品价值,何以能大于其生产价格,马克思解释道:"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它的价值的比率,完全是由生产它所用的资本的可变部分和不变部分的比率,即由生产它所用的资本的有机构成决定的。如果一个生产…  相似文献   
3.
消费结构是生产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社会分配制度、市场价格、人口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经济方面看,它体现了社会需求结构,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组分。消费结构的状况如何,对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研究我国的消费结构,既是丰富和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需要,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上海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探索”丛书之一的《中国消费结构研究》,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六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之一,是尹世杰教授在其主  相似文献   
4.
那年年底,我想到自己在城里安家近十年了,如果能让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父母来城里过年,他们肯定会高兴的。于是,便回乡下接父母。父亲答应了,但手头农活没忙完,不能随我同来;母亲却担心母猪快要下崽、家禽无人管等等。脱不开身。 不久,父亲刚忙完家里的农活就赶来了,布鞋上的泥巴还未磕干净就敲我家的门。妻一开门,随手送上一双棉拖鞋。父亲是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老实巴交的农民,不知道城里人进家门要换拖鞋,便问我换这个于啥。我只好说:“这是暖脚用的,您要是觉得不习惯,就不用换了。”于是,父亲便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在光洁的地板砖上,看傻了妻的眼,她一边摇头,一边下意识地抱怨起来。  相似文献   
5.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一要是产品,二要是劳动创造的,三要是为了交换,商品既要交换,就有价格.可是在商品经济中,如果某种物品或劳务实际上有了价格,的确是被当作商品在交换,但又并非劳动创造的.这该如何看待呢?过去的解释是:这样的价格既然并非价值的货币表现,它肯定是“虚幻的”,是一个“不合理的范畴”,因为它不符合劳动创造价值之理.  相似文献   
6.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的楚辞体诗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世文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朽的人格魅力感召着无数中华儿女。屈原的辞赋与屈子的精神一样薪火相传,光景常新。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生产企业中,有不少非生产性的生活服务设施,如住宅、食堂、学校、医院、幼儿园、招待所、影剧院、澡堂、疗养院……等等。企业越大,规格越高,这些生活服务设施也就越为全面。由于这些生活服务设施处于企业生产过程之外,并未参与生产,所以传统上称之为非工业生产性固定资产,以区别于厂房、机器等生产性固定资产。但从基本建设的角  相似文献   
8.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是:(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即社会价值。商品的价格以其价值为中心;(二)按照社会对各种商品的需要量,把社会总劳动时间按比例分配于生产各种商品的各生产部门。第(一)点是对生产同种商品的同一生产部门而言的;第(二)点是对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而言的。  相似文献   
9.
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在阐明他的地租理论时,是以农用土地的地租为解剖对象的。其具体分析方法是,分析农用地土地产品(谷物或小麦)的价值、价格,剥离其中的超额利润。这就是地租,或说是地租实体①。对非农业用地,马克思只用了很少的篇幅,略为提及。因为在他看来,凡有地租的地方,这地租就必都遵循着农业地租相同的规律。而且,更具体地说,一切非农用土地的地租,都是由真正的农业地租所调节的②。这当然就意味着,只要阐明了农业用地的地租,其他非农业用地的地租问题,从理论上说,也就随之而解决了。现在看来,对非农用地…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部著名的“志人小说”。它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文章拟从对比、细节、比喻和语言四方面来探讨它在刻画人物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