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统计学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选择理性的粮食政策目标导向尤为重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历来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正因为如此,政府一直将粮食问题放在首位。复杂的粮食问题使得粮食政策头绪繁多,而多方面的政策效应又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如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粮食省长负责制”、“三项政策一项改革”等一系列旨在保护粮农利益、稳定粮食供给、搞活粮食流通等政策措施却也伴随着‘卖粮难”、“地区封锁”、“打白条”、“压级压价”、“拒收粮食”等现象的此起彼伏,部分年份的决策失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农村中介组织体系的理论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分散农户与市场经济的并存促进了中介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建国几十年来,我们对于“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探索始终没有终止过。从“分田单干”到人民公社直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我们走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从而肯定了家庭经营在农业经营中的基础地位。换句话说,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我们终于确认了农业经营的最基层组织是“分散农户”。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势单力薄的分散农户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农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时,属于农业创造的本应回归农业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资本却流向其他行业,导致农业…  相似文献   
3.
2001年3月以来,我国粮食主销区相继取消粮食定购任务,粮食购销价格全面放开。就其内容而言,此次改革是中国粮食流通制度变迁中具有真正意义的市场化改革。虽然粮食主产区仍保留定购任务,但主销区的市场化改革必将对主产区原有的粮食产销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政策机制 自1992年我国提出“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 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向以来,粮食购销体制开始由“双轨制”向“布场化”转轨。20世纪90年代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虽然对保护粮农利益、搞活粮食流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却也伴随着“卖粮难”、“地区封锁”、“打白条”、“压级压价”、“拒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