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南社与“左联”是晚清以来历史上较有影响的政治文化社团。前者,鲁迅与之发生过联系而未参加。后者,鲁迅被推举为盟主。从鲁迅对这两个社团的历史选择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同中存异的政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周木斋论     
周木斋,是三十年代进步的文史学者、“杂文营地里的枪手”,“七七”事变后《鲁迅风》的中坚。他在中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斗争中,以笔当枪,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最后献出年轻的生命。我们以为,周木斋从立志作“曾巩式”的文人,到成为坚强的反帝反封建战士这一过程,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脱胎于封建文化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的历程。但是这样一个在现代文学史上产生过影响的进步作家,因夭折过早,加之与鲁迅有过笔墨交锋,而长期湮没无闻,甚至蒙受不公正的评价。现在科学地、全面地分析周木斋的思想发展及其创作道路,无论就周木斋本人的研究,还是对完整现代作家流派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唯楚有材,于斯为盛”,赫然高悬于岳麓书院门前的那副镏金绝联,抒发了湘楚弟子的盖世豪情。这不,自吴楚争雄始,三湘风云人物迭起。至二十世纪,又涌现出许多兼具文治武功的民主革命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如谭人风、黄兴、陈天华、何叔衡,徐特立、宋教仁、蔡锷、谢觉哉、林伯渠、肖楚女、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刘少奇、彭德怀、邓中夏、贺龙、夏明翰,陶铸等。他们不仅在创立千秋伟业中功勋卓著,英名远扬,而且在诗歌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玄妙奇魄的文章。三湘四水为何能孕育出如流的魁奇之才?笔者饶有兴趣探源索隐,以获追溯幽眇之愉。  相似文献   
4.
黄乐琴 《生存》2020,(5):0066-0066
高中语文是学生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三门主学科目之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阅读可以加强学生们对于生活的热爱,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中可以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认为在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应该主要注重三个部分的教学,即古诗词、文言文以及现代小说和散文的阅读。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这三个部分都是考查学生的重点,其分数占到总分很大的比重,所以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注重这三个部分的教学。以下是我个人关于这三部分教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鲁迅论海派     
在我国近、现代文学史上,作为文学派别而存在的海派曾发生过广泛的影响。这个派别萌蘖于十九世纪后叶“十里洋场”的上海,至建国初消弭。它拥有庞大的作者群,创作了成千部小说,有些作品产生过家诵户读、街谈巷议的轰动效应。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投身文坛的一些青年也深浅不一地受到海派文学的浸润。面对这样一个持续时期长、作品数量惊人、且占有较大消费市场的派别,作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奠基人的鲁迅不能不对它有所关注与批评。由于新文化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任务的繁重,鲁迅尚未有时间和精力对海派文学作系统的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但凡著文论及海派之处,均有独到精辟的见解。学习鲁迅有关海派文学的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海派文学的历史渊源、海派文学创作的特点及它受褒或抑的缘由。  相似文献   
6.
一九八九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吴欢章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十大流派诗选》,这部汇集199位诗人代表诗作370篇,字数近四十万的书稿上柜后,引起广大读者的热情关注,不久便销售一空。不少诗人、评论家纷纷写信撰稿,赞誉该书的编辑“颇富开拓性”,体现了“编家的慧眼”和“可贵的诗识”。著名文艺理论家贾植芳先生在本书序中也作了高度的评价指出:“欢章同志他们确是完成了一件很有价值的文化建设工程。这不仅是因为从流派的角度选辑中国现代诗人合集,这还是头一次;更其要紧的是,这里入选的绝大部分各流派诗人及其作品,经过建国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这样的历史浩劫,大多已淹没无闻,风流云散,现在要使这些作品起死回生,重见天日,是很需要化一番手脚的。因此,它作为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辽阔的海疆,她曾孕育了一批擅长写海的作家。上海作为东方最大的海滨城市,自然不乏有活跃于文坛的海洋作家。张士敏、张锦江、罗齐平便是其中三位。他们都有一段水兵经历,和海洋结有不解之缘。在结束海上生活,奔赴其他岗位后,他们频频倾吐的仍是对海的眷恋之情,作品中凡写海之处都笔带真情,墨含色彩。同时因时代环境、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又使他们的作品与其他中外海洋文学相比较有其独特之处。他们讴歌自然(?)海,同时更热情地拥抱现实,注重描绘海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命运。三作家的海洋文学作品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在艺术上有自己的追求,因而显示出特有的文学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