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5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运用修正的投入产出法,依据2001-2012年中国海关货物进出口商品分类数据,对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能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是典型的隐含能净出口国,且随着中国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大,贸易中的隐含能逆差也在不断上升;同时,中国的进出口结构和贸易规模对进出口隐含能的变动存在着明显的影响,且进出口隐含能集中在国内完耗系数相对较高的产业。  相似文献   
2.
依靠行政权力干预农村资源的配置、管理机构主要人员安排是新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基本路径,因与现行管理体制对接而得到广泛运用。这种运行路径导致机构、人员膨胀并与乡村债务、乡村治理结构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解决的路径只能是构建以贯彻农民利益的联合体——农民合作社体系为基础的民主治理结构,将农民的行为选择和社会政治参与活动融入乡村日常治理活动之中,以非专业机构、人员安排降低乡村治理的运行成本、削减债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陷入债务困境的症结即在于其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要使"债转股"健康运行,必须将"债转股"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有机结合,构造我国经济健康运行的坚实基础--科学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实行双层经营管理体制无法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兼与韩小明先生商榷黄兴年(湖北农科院社科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发表了韩小明先生的《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一文,该文认为,“按照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一定时期的...  相似文献   
5.
超大经济规模的中国能够出现长达10多年的持续双顺差表明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失衡,产生这种失衡的根源在于现行的分灶吃饭与城乡分割相互融合的体制之下,凭借过度压低的劳动力价格与地方政府对GDP最大化的狂热追求使得企业、政府都能够从按照现有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与参与国际分工获得短期的最大化利益,从而也使得企业主要是通过引进成套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对技术消化、创新能力缺乏足够的培育与相应的投入,结果企业更多的是依靠价格竞争来提高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与市场竞争优势,致使对外经济失衡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完全可以说中国目前时外经济的失衡仅仅是国内经济失衡的外在表现,要真正解决中国对外经济失衡的唯一办法只能是消除国内经济发展的失衡.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产权制度结构的形成不是其政府决策者的偏好或其主观选择的结果,而是该社会之中各主要利益集团彼此追求各自的最大化收益进行动态博弈的一种均衡表现形式.具体的产权制度安排则是由占主导地位的利益集团的性质所决定的,国家政府的作用只是这种产权制度的内在作用机理的一种外在表现,不是形成相应产权制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市场结构特征的认识差异与依据的经济理论不同,就必然会导致对中国产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不同的选择,这也是当今中国经常爆发有关经济发展路径与方式激烈争论的一个基本原因。因此,要选择更为科学客观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对中国市场结构及相关制度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否则,必然会导致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8.
产权具体规定了人们受损与受益的界限以及谁必须对谁支付费用,也就是说其功能主要是使外部性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内部化.因此产权所有者为使自己产权收益增殖的最大化,必然会寻找最适合的形式加以实现,具体到企业之中便是寻找最佳的企业治理模式,但这种最佳模式必须充分考虑产权的特征、所处环境及本国与外国生产力水平的相对差异等综合因素,而一旦这些因素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治理模式也必须随之进行调整,根本不存在放之四海皆适用的标准模式.李成刚、王志伟却规避企业产权这一核心而去寻找国有企业的合格产权主体来建立所谓符合产权效率要求的公司治理模式,无异是本末倒置,照搬他人成功经验,最终必将走入死胡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