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统计学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生态农业从总体上是依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和高产高效,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婺源县在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期间着重发展种养业,忽视了菌产业的协调发展,使得一部分的废弃物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减少了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因此必须促进种植业、养殖业、菌产业三维并举的发展。通过种、养、菌三维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之规定,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无效民事行为包括因受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而为的民事行为。对此,民事立法者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一方当事人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迫使对方为一定的民事行为。违背了对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因而,此类民事行为就因欠缺意思表示真实的要件而“自始、确定、当然”无效,而无论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行为造成后果如何。由于对意思表示不真实民事行为的效果的确定,在民法理论中一直存在争议:即此类民事行为究竟是绝对的、无效的行为还是属于可撤销的行为,绝对无效制度与可撤销制度哪一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