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1.
齐泽克将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纳入到意识形态批判的视域下并以“镜像”和“符号”接管“拜物误认”机制,用剩余快感替代剩余价值,从而完成了“马克思拉康化”历程.实际上这个过程的内在线索是齐泽克依托拉康所作的自身拜物批判逻辑的展开,即“拉康理论的社会化”.由此,在齐泽克视域下,社会变革的可能也就告别历史进化的视野而走向了循环重复的实在界之“世界之夜”.  相似文献   
2.
黄玮杰 《东岳论丛》2020,(11):183-189
法兰克福学派将历史性要素注入精神分析,进而将后者塑造为"彻底的批判理论",这构成了齐泽克在意识形态批判领域引介精神分析的必要前提。在马尔库塞"剩余压抑"批判范式下,齐泽克延伸出"剩余快感"的阐释逻辑,将批判的焦点集中于特定社会的形式规定性上,进而开启了建立在"压抑性反升华"僵局分析基础上的犬儒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在哲学元理论层面,作为意识形态的反面,阿多诺所主张的非同一性及"对象的优先性"被齐泽克重新放置在为唯物主义辩护的理论斗争语境中,并构成了后者重提"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3.
在时间性问题上,马克思聚焦社会的时间性而非个体的时间性,并从生产关系而非观念秩序的视角分析社会的时间性。现代社会的时间性与商品生产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商品生产所推动的时间性变迁,一方面表现为逐渐成熟起来的新社会的物质存在条件,另一方面表现为逐渐临近的现代社会的界限。为延缓现代社会的时间性界限,商品生产转而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开辟向内发展的空间,与之相伴随的则是现代社会的时间性张力的衰退。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斐伏尔基于马克思哲学的视角,通过回溯与拓展商品生产的历史叙事,指认现代社会的时间性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徘徊在“坍塌”的临界点上,他试图在日常生活批判中发现社会时间性变革的可能性。在思考未来社会的可能性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要关注直接的生产领域,而且要关注涉及劳动力再生产的日常生活领域,谨防资本所推动的商品生产在日常生活领域野蛮生长而使社会陷入封闭的时间性中。  相似文献   
4.
以怀旧作为终极指向的逆托邦是当代社会的症候。本意为"乡愁"的怀旧在当代并非一般文化或集体意识现象,它作为一种欲望—幻象构建,浓缩了"无乡可愁"的过度现代性状况下社会主体虚假的故乡认同困境。在资本再生产逻辑所推动的"万物商品化"过程中,怀旧以扭曲的历史主义叙事结构掩盖了历史性之真实张力。作为承载当下特定社会形式规定性的商品,怀旧欲望—幻象在其建构过程中以不同于法兰西理论语境下"力比多部署"的方式驱使欲望生产机制下的"经济人"延伸为"心理人",从而呈现了当代社会欲望生产的内在力比多经济学结构及其创伤性内核。以怀旧为主旨的逆托邦作为时间维度的误认,正如拜物教误认一样,终将在生产这种幻想(象)结构的社会形态瓦解后消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