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丁桂馨 《公关世界》2022,(23):47-49
源于对大自然整体有机性特质的深刻把握,中华民族有着崇尚世界“和合共生”的传统价值观。21世纪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昭示了西方主导的现代性文明形态有着内在的生态缺陷。人类必须以生态文明开创永续发展的现代性文明新形态。新时代中国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探索中,深刻把握“和合共生”传统价值观及其生态文明意蕴,采取系列举措推动地球村成员的“绿色”共在,以此保障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从学理层面揭示新时代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践的文化基因,有利于从思维模式及其文化价值观的深度破除西方污名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思想的立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的崛起,全球目光正日益聚焦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实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现国家的和平崛起之路。当前,中国需要构建一套深刻反映和平崛起道路的话语体系以提升自身话语权。作为反映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话语体系,其核心理念是和平崛起,主要内容是阐述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新理念,现实基础是中国和平崛起道路成功的实践探索。通过构建和平崛起的话语体系,对内可以促进人民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对外可提升国家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4.
我国工人阶级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毛泽东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实现革命与建设目标的历史探索中,形成了集“阶级意识启蒙与斗争实践”“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工人与农民联盟”“国家利益与工人权益”为一体的工运思维范式,呈现出“思想与行动”“集中与民主”“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整体与局部”相统一的理论特征,其蕴含着深邃的唯物辩证法,为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的蓬勃发展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境危机成因的复杂性,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环境治理路径选择的一个难点。准确界定我国环境危机成因中的主要因素,成为环境治理成败的前提。深入分析历史与现实,可以认定目前我国环境危机的成因主要包括近代列强入侵、全球产业链体系中的生态帝国主义行为、粗放型发展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逻辑的存在四个方面。我国环境治理应从化解这四个环境危机成因入手,从全球环境新秩序的构建、资本逻辑和异化劳动的消除、生态生产力的培育、生态文化的创造方面来努力推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