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社会学   1篇
  200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一勺     
清江浦城里最著名的酒楼要数四时春了。酒楼不大,除了一楼可放四五张八仙桌外,二楼还有两个雅间。酒楼正宗的淮扬菜在清江浦可谓数一数二,特别是招牌菜红烧河豚,更是清江浦一绝。黄一勺是四时春的大掌柜兼大师傅,四十出头的他长得白白胖胖,剃着一个光亮的葫芦头,倒也应了一句俗话:肚大脖粗,不是老板就是伙夫。他是老板伙夫都沾了。  相似文献   
2.
侦探小说作为惊险小说的一种,在国内外拥有广大的读者。十九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的不少作者,写过大量的关于侦探、间谍题材的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之作。这些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资本主义社会面貌和人们心理的形象材料。在我国,随着福尔摩斯探案小说的翻译和介绍,近代侦探小说(有别于古代公案小说)也在上世纪末兴起,尽管这些作品因方向不对格调低下,绝大多数在文学史上几乎未留痕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正处于夺取政权的激烈的阶级斗争阶段,一切革命的进步的文学家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所以,这一时期现代侦探小说自然没有得到发展。解放后,五十年代初,随着镇反、肃反运动的深入,出现了翻译(主要是苏联)和创作侦探小说的第一个高潮。近年来,惊险小说的翻译(主要是欧美和日本)竞相出现。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分子以及法治观念的进一步确立,也从根本上推动着侦探小说的创作。在青年读者中,侦探小说尤其风行。但是,对侦探小说这一文学样式,似乎还没有引起评论者的足够重视,理论上探索不够,批评上总结经验不够。这种状况应当有所改变。被称为“通俗小说”的侦探小说是可以产生佳作的。欧美和日本专事惊险小说创作的作家竟至成为流派。因此,惊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