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我们退休之后,喜添爱孙,这给全家增添了几分欢乐,故为孙儿取名"悦悦"。由于儿媳工作较忙,除节假日孩子由她带外,其余基本上由老伴实行24小时责任承包。我和老伴虽然辛苦,但却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2.
在"文化大革命"中,大批干部下放劳动,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1968年我刚刚30出头,也从省总工会下放到新干县农村劳动。至今虽然时隔30多年,但那些往事常常在脑海显现,难以忘怀。兴修水利显身手下放新干县的干部,主要是省水利水电系统、省  相似文献   
3.
杨爱平  余雁鸿 《社会学研究》2012,(4):105-126,243,244
本文把某些城市社区居委会有选择地采取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乃至欺骗的办法应付上级派发的各种工作压力的现象概括为选择性应付行为。通过构建街道办(政府)、居委会、居民三者间行动逻辑和策略选择的理论框架,本文尝试对居委会的选择性应付行为为何发生以及何以可能发生加以解释:一方面,居委会组织内部人力、财力、权力、时间等资源的极度短缺,造成了居委会协管能力严重不足,作为"弱者",居委会只能以应付的方式来抵触上级政府的超负荷压力。另一方面,在职责同构和压力型体制的行政环境下,上级政府尤其是街道办事处迫于向居委会寻求政绩支持的需要,默认乃至容忍了后者的选择性应付行为;而辖区居民受经济理性的影响,只关注居委会能否回应和解决居民事务的基本诉求,对于居委会的选择性应付行为采取了听之任之的冷漠态度。如此,居委会的选择性应付行为便有了重复发生的生存土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