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7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北村落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中国社会组织原则时 ,将华南的宗族研究范式与华北的满铁研究传统结合起来 ,可以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学术实践路线 ,这就是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它所具有的学术魅力在于 :(1)方法论上 ,确立了一种将不同研究传统结合起来的研究取向 ,即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 ;(2 )与国际汉学人类学界接轨 ;(3)考察村落社会文化变迁的原委 ,洞悉社会转型期的实质 ,对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华北村落社会提供一场人类学个案解说  相似文献   
2.
广西民族学院徐桂兰同志的<中国育俗的文化叠合>,通俗易懂,个案丰富,图文并茂,作者用浅显的语言将纷繁驳杂的各种育俗现象表达出来,的确是一部中国育俗文化的通俗胜、普及性著作.  相似文献   
3.
从满铁调查、惯行再调查,杜赞奇的华北村落研究以及对华北村落的追踪调查再研究的脉络,探索了人类学的研究取向.在探讨中国社会组织原则时,将满铁材料与民族志现在时田野素材糅合起来,的确可以体现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探究小姐群体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其最新发展趋势,为地方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政策建议和对策。研究表明,目前小姐群体呈现一些年龄、族群、类型、婚恋生活等显著特征和趋势,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新挑战。首先,文化程度、族群成分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内在关联研究证明,一些特定人群没有或基本上缺失艾滋病防治知识。其次,就从业根源、从业时间、金钱渴求、职业化程度、退出机制以及上升期待而言,一些小姐难有实质性的高危行为改变。再次,小姐的休闲方式和职业特征限制着行为干预的频率和效果。不过,通过考察婚姻状态、居住方式、返乡时间、休闲方式、社会关系网络以及仿婚实践,能够确定优先和重点干预的目标人群,建议推广定点定时干预模式与采用文化敏感性策略。  相似文献   
5.
论华北宗族的典型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华北各地的祭礼习俗的历史考察说明,华北宗族的外在物化标志,即起着功能性作用的宗族聚合手段很少见,但在宗族的象征文化方面则呈现较显著的迹象。与华南的弗里德曼式的宗族相比,华北的宗族是表达性的、文化性的,或者说是意识形态性的。当然,从完备的宗族要素角度来审视,华北宗族是一种残缺宗族。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早已关注到中国社会到底是怎样,即中国也有自己的话语资源。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学者应从中国的背景、中国的材料出发,寻求历史资源作为人类学中国话语的最初源头,构建出人类学的中国话语。人类学的中国话语必须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不能盲目排外,二是在此基础上要有自信,这样,建立人类学的中国话语才能丰富世界人类学的宝库。  相似文献   
7.
村落研究:解说模式与社会事实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美籍印度裔学者杜赞奇 (PrasenjitDuara )原先在印度国内研究中国清末民初社会史 ,现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教授。 1 983年 ,他在哈佛大学完成博士论文 :《乡村社会的权力 :1 90 0 - 1 940年的华北村落》 ,1 987年发表《国家内卷化 :1 91 1 - 1 935年华北地方财政研究》。 1 988年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成名作《文化、权力与国家 :1 90 0 - 1 942年的华北农村》一书 ,杜赞奇因此获得了美国史学会费正清奖 (TheJohnK .FairbankPrize)和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 (TheJosephLevensonPrize)。本书代表了杜赞奇的社会与文化史研究旨趣 …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满铁调查材料与田野调查资料对满铁调查村落领袖进行历史人类学的探讨。在考察和分析村落领袖的参政动机、当选逻辑、治理行为之后,还就村落领袖类型做了划分。研究表明,目前在华北满铁调查村落,宗族已难以作为主要的村落选举动员机制,但黑社会却具有这样的选举能量。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涉黑成员的"漂白"行为及村干部的"黑化"现象。就基层民主选举而言,现今选举设计有利于涉黑的赢利-强人型人物当选,却不利于村落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类学再研究及其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从事人类学研究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就民族志田野工作点的样本选择、民族 志文本、本土实践与学术对话以及人类学再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作者认为, 人类学再研究取向有可能成为中国社会人类学研究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0.
满铁调查村落不是封闭、紧密、内聚的村落共同体,亲属空间决定着政治空间。华北村落充满了激烈的、复杂的争斗,同时与外部世界存在各种联系和关系,村落政治以场景性的政治结盟为主。由于所处的历史与现实境遇不同,就满铁调查村落的发展前景而言,呈现截然不同的境况。在一些村落走向现代化进程的城市化、社区化的同时,有些村落处在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