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劳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历史的变化中自我完善。文章从演化史的角度,论述了劳动史的三次大变迁与四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劳动与人类的休闲、睡觉、玩乐浑然一体,是一种自发状态;农业社会,劳动获得独立品格,并有了繁杂的社会功能;32业社会,劳动组织化,并有了符号价值;消费社会,劳动符号化,并有了自我再制功能。  相似文献   
2.
“信任”是经济社会学的一个核心概念,目前学界更多关注信任的功能,却相对忽略了信任的产生机制。本文基于博弈理论的框架来分析信任者与受信者的策略选择,提出两个核心观点:第一,通过风险渐进式的互动,信任者一方面可以不断积累对方的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分割风险,从而建立信任关系;第二,风险渐进难以通过单纯的经济交易实现,而需要通过多束交易交替进行(即多维关系)来实现。在此意义上,信任的建立并非通过经济交易“嵌入”社会关系,而是通过多束交换关系的“互嵌”实现。  相似文献   
3.
一个成年、正常的女性皆具有三重身份:即媳妇、妻子与母亲。这三重身份随着人生历程而变化。媳妇是纯工具性的角色,妻子具有部分的工具性,而母亲则完全无工具性。工具性是功能的体现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是随着工具性的丧失与转移而获得提升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