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动+数量”和“数量+动”构式同为现代汉语动量的表达方式,但两者的地位和功能并非等值,“动+数量”构式是动量的基本表达方式,其表述功能单一,一般只位于句末表述动作的客观量,而“数量+动”构式则是具有一定语用功能的有标记性表达,具有凸显动作情状、表达主观量以及充当句子话题焦点和次话题的功能。汉语动量语序的历时选择过程是造成“动+数量’’和“数量+动”构式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也”字独用语篇衔接功能的视角化阐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也"字独用时有承上、承上启下、启下等三种语篇衔接功能,在承上、承上启下、启下三种语篇衔接功能中,"也"的主观性和虚化程度逐渐增强."也"虚化为"话语标记"是说话人在主观性表达欲望的驱动下,规约义素在视角化过程中"潜化",而隐含义素"显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数范畴说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语的数范畴横跨词法和句法两大领域,并在表达中得以体现。其体系是以泛数和定数的对立为表现形式,以绝对的和相对的单复数为基础,以静态和动态为两大语用特点。汉语的数范畴体系体现了汉语在语言类型学中的个性化特点。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界探讨多年的现代汉语中的特殊结构形式"副+名",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是实词虚化的一种特殊状态,是介宾结构的功能替代形式.汉语介词发育的不完善不能满足汉语表达的要求,而时间的一维性又要求汉语介词必须承担起非主要动作、行为、状态等等所要承担的表达任务,这就导致了"副+名"出现并承担介宾结构的工作来完成表达任务的现象,这就是该结构形式产生并发挥介宾短语功能的原因."副+名"现象的出现并大量产生并不会对汉语词类理论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6.
在个案研究已经十分丰富的今天,建立一个逻辑上“有理可说”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成为了必要。参照公理方法建立汉语语法的学科体系,应着眼于语法整体来确定其初始概念。表达是语法研究的终极目标,而句子是表达的基本单位,因此,我们把句子确定为建立语法体系的切入点。句子和语法上与其关联的语素、词、短语和句群共同构造了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口语句式“W死了”的语义、语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谓词)死了”是汉语口语中的常用句式。它与“W坏了”“W傻了”“W呆了”……同属一类,但在搭配能力、词语选择、口语使用等方面以“W死了”最为典型。由于W的不同,其补语“死”就显示了或行为义或形容义的两类义项。剖析W,可以得到两种W即表示行为动作的W1和表形容义的W2,前者形成了结果句,后者造成了程度句。W1由于补语意义的变化又可分为两类,两类W1对宾语分别有生物性和非生物性两种要求;W2依其词类选择不同亦可分为两种。剖析此类句式可以揭示三个意义:一是在句子中,谓词连带成分如果是多义词,那么其义项的选择要取决于谓词次范畴的不同;二是揭示了此类句式产生歧义的原因;三是探讨了动词双音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构式的组构具有层级性,一个复杂的构式是由若干个相对简单的构式整合而成的。人类通过对客观世界体验建立起来的意象图式,是句法结构生成的认知理据。量关系事件构式建立在量关系事件图式之上,熟语性量关系事件构式是概念整合作用的结果;量关系构式源于连接图式,体现出人类通过参照量来感知目的量的认知能力。单量构式激活了有界图式,量词和计量物是自主—依存关系,量词具有侧显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强烈地冲击着青少年思想、文化、道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对青少年信息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筛选、驾驭信息的能力,是当前青少年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全"和"都"的语义演变历程具有相似性,但也有一些不同表现,因而两者在总括方式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总括共性主要体现在总括对象的范围、主观性以及加强总括对象与谓语的联系三方面;总括差异在于"全"的总括功能采取"一体化"的方式,出现在与谓语发生关系之前,"都"的总括功能采取"加合"的方式,发生在总括对象与谓语发生关系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